宋代人认为诗歌太端庄严明,不利于抒怀,而词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更适宜抒怀。
以是宋代人更喜好用词的题材来抒怀。

  

  本日,我们来欣赏欧阳修的一首《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婚燕尔有多甜欧阳修这首词告诉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她的发髻彷佛凤舞九天,泥金丝条闪闪发光,刻有龙纹、形似玉手掌的梳子插在发髻上。
她来到窗前,笑着把夫君拉到面前,问道:“我的眉毛画得怎么样?”

  她手中早早就拿着笔,却久久倚偎在夫君的怀里,不知过了多久,才起身描绘刺绣。
已经白白耽搁了刺绣的功夫了,她又笑着问:“双鸳鸯字怎么写啊?”

  这是一首闺房纪乐词,上片先写的新娘在装扮打扮,写她的发髻之美。
之后用连续的动作,来表现新娘的俏皮可爱以及娇羞。
“爱道画眉深浅”,这是化用了唐代墨客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中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画眉出自《汉书》,张敞为妻子画眉,当时传为佳话,后来就以“画眉”来比喻夫妻闺房之乐。
“深浅”指的是妆的浓淡。
“入时无”是在问是不是够时髦。

  下片写新娘在写字刺绣,由于夫妻情深,新娘倚偎在新郎的怀抱里,“弄笔偎人久”,一个“久”字表现了二情面感深厚而形影相随的亲密关系。
“描花试手初”,新娘手中早已握着笔,但倚偎太久,这才开始描花。
“描花”即依照花样描摹。
由于两人相互依偎太久,延误了刺绣的韶光,只好停下绣针,拿起彩笔,问到丈夫“鸳鸯怎么写”。
末了三句,为我们展现了夫妻夫妻情深的情景。

  欧阳修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娶了胥偃之女为妻之后不久。
年少的欧阳修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见胥偃,胥偃读过后,非常惊异,于是将欧阳修留于门下。
而后,欧阳修参加国子监考试,名列第一,之后又参加会考,再次得第一。
不久后,胥偃就把女儿许配给她,这一年,欧阳修二十五岁,胥氏仅十五岁。

  欧阳修面对少十岁的娇妻,自然是百般疼爱,词中所描述的新娘的俏皮、可爱、娇羞,正是胥氏孩子般的娇态,美玉般的温润。
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一番分享,希望喜好,如果喜好,请关注我理解更多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