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跋扈狂恋着你江南二年级古诗忆江南赏读

忆江南,本来是唐朝教坊(大概相称于现在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协会)的曲名,后来才变成了词牌名。
别号“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等等等。
看看这持续串的名字,倒还是都有来头的。

听说,《望江南》的名字产生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
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江南好”,故别号《江南好》。
又因刘禹锡也做过此调的词“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别号《春去也》。
温庭筠也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句子,故别号“望江楼”,皇甫松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别号“梦江南”“梦江口”;连唐后主李煜也做过此词,别号《望江梅》。

白居易这首《忆江南》作于晚年退居洛阳时,韶光大约在唐文宗大和元年(827)。
表现了白居易对往昔江南生活的追忆,通过对江南旖旎春色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江南及江南生活的深切怀念。

青年期间,白居易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后来又担当两年杭州刺史,一年多苏州刺史。
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忆江南”时已经是白居易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的第12年了。
早春的洛阳春寒料峭,这样的春寒使遍野春花含而不发,使枝头小鸟待而

对江南的眷恋之情顷刻萦怀,白居易抑制不住那心中的美好感想熏染。
提笔只能写下千言万语汇成的一句话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我真真正正亲自体验过的啊!
快看那春日初升,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而此时的江岸也早已百花盛开,江水拍岸也绿得如兰草一样平常。
这红的江红的花绿的水相互陪衬传染,相互映衬,而使红者更红绿者更绿,颜色立时鲜亮起来。
这“旧曾谙”的碧水红日红花,不需追忆。
这十二年早已在白居易的心中,生发得维妙维肖。
越是如此,越是勾起了他无尽的慨叹,怎能不忆江南?这无边的眷念已随红日艳艳,绿波粼粼摇荡的越来越广,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