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是要真正深刻的走入一种生活办法之中,才能够懂得蕴含个中的平凡的魅力,懂得每一种生活办法的不同之处,懂得以这种办法生存的人们的处世哲学。

神仙做不到的事情,墨客们却做到了,无论是扎根于农人阶层,生平不求仕的草根墨客,还是出将入相,叱咤朝堂的官僚墨客,抑或如李白、王维一样平常醉心山水的出世墨客,他们总归还是会与凡人有所打仗,也写出了很多描写底层公民生活和情绪的诗篇。
更不用说杜甫的三吏三别与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墨客重视平常人生活的典范之作。

本日我们来看李白一首写田舍生活的作品,李白游历到五松山的时候,曾经在一位老妇家里借宿过,面对着自己不熟习的生活环境,以及田舍老妇的殷勤接待,谪神仙心中丰富的情绪再次激荡,写下了这首《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深夜投宿女子家因一件小事忸捏的吃不下饭写下一五律自遣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诗的题目险些将所有的信息都给读者点了出来。
有了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再去读详细内容就随意马虎理解了很多。

第一句写到了自己的状态,本日晚上我借宿在五松山下,沉默寂寥,没有什么可以作乐的地方。
这样的铺陈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如果还是在自己熟习的环境中,有着自己喜好的事情可以做,谪神仙李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感触了。

第二句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从事农业的人们在秋日总是很辛劳,忙着收成和新一季的播种,而这基本上是男子的事情,下一句就说到了女子,邻家的女人深夜里还在舂米,不顾秋日里深重的寒气。

随着韶光线的连续进行,供他住宿的老妇人给他端上了饭食,李白是这样形容全体经由的:老妇人跪坐着给我呈上菰米饭,雕胡便是菰的意思,这在古代可算是一顿美餐。
月光照进了素白的盘子里,用高洁的月光来衬托盘子里食品的美物,是非常“李白”的一个比喻。

末了李白说到,这样的报酬让我惭愧的想起了救援韩信的漂母,我李白既然没有韩信这样匡扶浊世,建功万里的本事,只好多次推辞,不敢吃这顿“家常饭”了。

读完这首诗一下子想到了鲁迅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童子牛”,李太白在诗中表现出来的特质与之相差不多。
面对权贵阶层,李白可以颐指气使,“令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但是对上淳厚善良的田舍老妇,李白却是带着尊重和惭愧的,这是一种很名贵的品质,也是一个人想要看清这个天下须要的根本能力。

李白的诗向来豪迈、浪漫、洒脱,但这首却写的平淡、朴素、自然。
通篇只是对自己感想熏染的平铺直叙,没有任何的雕琢痕迹。

“净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或许两种李白都是真正的李白,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时而澎湃洒脱,时而清淡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