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玉龙县漾弓江公园附近,远远放眼望去,大片的芦苇是不可跳过的风景。

远不雅观、近不雅观,各呈一景。
近日天朗气清,正是不雅观赏芦苇的好时节。

未及走进芦苇丛,先前无数的“芦苇印象”又一下子在脑海里浮现。

城南小陌又逢冬美好芦约而至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平野无山尽见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古人笔下的“芦苇印象”,有着多少无法释怀的心结,还有一些只有秋冬时令的芦苇才能托得起的那份愁绪。

面前的芦苇,在风中飞舞、在水中荡漾,与山水、天地,十全十美。

与芦苇有关的细节也随之涌现。
芦苇丛里,不经意间便是伴随着“扑棱棱”的声音,水鸟从芦苇丛中起飞,行人远去后,又回到芦苇丛中安居。

有时候静下心来,创造现在的生活与芦苇、蒲公英等植物来说多少有些相似,风一起便飞行、欢舞,因此对付生活不易的人说,这便是常态,看似自由飞行,实则不由自主。

·余武龙 摄·

在这个冬天,每到一处芦苇丛,没有这样负重的感情,走进芦苇丛,感想熏染到的是与大自然零间隔打仗的惬意,是看到芦苇遍及目之所及的远方而产生的愉悦。

看,随着不雅观赏角度和拍摄角度不同,芦苇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尤其是风中的“芦苇浪花”,与春夏间的“麦浪”比较,没有丝毫逊色。

一阵风起,层层浪花跌宕,无形中飘过远处的山峰。

走出芦苇丛,到公园里走走,溜达、遛狗、发呆、练声……谁说这个冬天寂寥无趣?

一样平常来说,有芦苇的地方就有水,有水景和芦苇的地方,就有公园。

漾弓江公园、文笔海公园、中济海公园,拉市海公园……每一处公园里皆可见到成片的芦苇,它们成了点缀公园的一种色素。

·余武龙 摄·

到了冬天,人们不再奢望春草的欣欣向荣,而是享受一丛丛芦苇带来的,依旧是一每天愉快的心情。

采写:李志文、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