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老街和大家一起看看正史中见不到的爱情故事,看看古代这些墨客们是如何用一首诗、一首词,挽救或者赢得了自己的爱情。

一、小红低唱我吹箫 姜夔两首词换得美人归

在江南水乡的垂虹桥边,伴随着箫声有一曲婉转幽长的歌声模糊约约在风中飘荡,这时一艘小船缓缓从碧琉璃般的水面划过。
一个男子手擎一管洞箫在演奏,阁下坐着一个红衣少女,那歌声箫声正是从那里传了出来。

男子是南宋墨客姜夔,号白石道人,女人叫做小红。
两个人离开墨客范成大家往后,正在乘舟归湖州的水路上。
上面的场景被姜夔写入了一首绝句,诗名曰《过垂虹》 :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顾烟波十四桥。

好是春风湖上亭 前人最宝贵的情话 他们用一首首诗词赢回了爱情

作为一个墨客,姜夔还精通乐理,能够自己创作曲调。
当年姜夔拜访范成大的时候,在那里创作了两首词:《暗香》、《疏影》 ,范成大读过爱不释手,立即安排歌女演唱,一高兴还把歌女小红赠给了姜白石。
不知道当年小红在一叶轻舟之上唱的是什么,可是那首《暗香》或者《疏影》吗?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美男,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怀、东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喷鼻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二、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依依今在否 ?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也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据唐朝许尧佐的《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少年就有才名,他的一个好友送给他一个歌姬柳氏,韩翃被“礼部侍郎杨度擢翊上第”后,不得不暂时离开。
没想到安史之乱爆发,混乱的时局中二人失落去了联系。
等到京师收复往后,韩翃派人去长安探求柳氏,他丝绸做个袋子装着碎金,在袋子上写了一首诗: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在长安见到这个口袋后,\"大众呜咽,旁边凄悯\"大众,当时柳氏被“蕃将沙吒利者劫以归第,宠之专房。
”痛楚的柳氏也写了一首诗《答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去。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今后就故意思了,韩翃作为随员跟随侯希逸(被授官左仆射入朝见天子)入京,悄悄见到了柳氏,但是二人对付现状却无可奈何。
和柳氏分离往后,韩翃参加了他们入京职员一个“团建”活动。
席间有个虞侯叫许俊,听说了韩翃的遭遇,竟然承诺一定要帮韩翃夺回柳氏。

这个许俊立马行动,跑到柳氏家门外等沙吒利出门往后,登门谎说沙吁利得了急症要见夫人,然后进了内院给柳氏看了韩翃的手书,于是径直把柳氏带到了韩翃那里。
回去的时候宴席还没有结束,在座的来宾莫不叹服。
当时的沙吒利深受圣上恩宠,复苏往后的韩翊、许俊惧祸,赶紧见告了侯希逸,没想到侯希逸却说:

“吾平生所为事,俊乃能尔乎?”

这是我侯希逸平生所干的事情呀,你许俊也能做出来吗?这时候两个人才创造,他们跟对了老板。
侯希逸也是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的人物,他随即向天子上奏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也把部下韩翃在戡乱中立下的功劳表彰了一番,同时弹劾沙托利“凭恃微功,驱有志之妾,干无为之政。
”其余也自我批评放任部下不申报请示就行动是缺少管教。

这件事的结果是,唐代宗下诏书赏给沙吒利二百万钱,但是柳氏归还给了韩翃。
唐代宗去世往后,唐德宗登基,听说当时短缺一个知制诰,唐德宗说让韩翃当吧,可是官员中有两个韩翃,大家搞不清楚只好去问天子,于是御笔复批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烛炬,轻烟散入五侯家。

天子写完这首诗往后,在阁下又批道:‘与此韩栩’。

三、好是东风湖上亭 戎昱靠一首歌词救回了心上人

韶光到了唐朝,在韩晋公的宴席上,大家正在推杯换盏。
席间请了几个官妓歌舞助兴,这时轮到一位歌女演唱,一下子吸引了韩晋公韩滉的视线,由于歌女所演唱的歌词彷佛别有隐情:

好是东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韩滉是唐德宗期间的宰相,提及韩滉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不过提起他是个字画家,大概会引起一点把稳,下面这张常常被自媒体引用的《文苑图》便是韩滉的作品。

韩滉画的五牛图估计大家也都见过。

扯远了.....话说韩滉发觉这个歌女的神采不对,而且唱的诗歌彷佛别有隐情,于是把歌女叫到面前讯问缘故原由。
歌女把自己的遭遇见告了韩滉,原来这个歌女与墨客戎昱相好,但是有谄媚之人却想把这个歌女推举给上司韩晋公,于是这个女人被“召置籍中”。
戎昱不敢不从,离去时赠给歌女一首诗并且说:“你到了那里,第一首歌一定要唱这首”。

歌女记住了这句嘱托,果真有了效果。
爱才之人韩滉问清楚后,把献媚之人叫来抽了一顿鞭子说:戎使君这样的绅士,喜好这个歌女,您竟然伪装不知让我做了恶人。
然后赠予歌女绸缎并送归戎昱 。

这一段故事来自于唐孟棨撰写的《本事诗》:

韩晋公镇浙西,戎昱为部内刺史。
郡有酒妓,善歌,色亦媚妙。
昱情属甚厚。
浙西乐将闻其能、白晋公召置籍中。
昱不敢留,饯于湖上,为歌词以赠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词。
”既至,韩为开筵,自持杯命歌送之,遂唱戎词。
曲既终,韩问曰:“戎使君于汝寄情邪?”悚然起立,曰:“然。
”言随泪下。
韩令换衣待命,席上为之忧危。
韩召乐将责曰:“戎使君绅士,留情郡妓,何故不知而召置之,成余之过!
”乃笞之。
命与妓百缣,即时归之,其词曰:“好去东风湖上亭……”。

戎昱(rong yu)(744年~800年)是中唐墨客,比韩滉(huàng)(723年-787年 )小21岁,韩滉786年封晋国公,不久后去世,年六十五。
戎昱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搬家时对付故居旧物的不舍,估计韩滉以前听到过这首诗,以是戎昱特地叮嘱歌女演唱以引起韩滉的把稳。

四、宋祁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传说\"大众红杏尚书\"大众宋祁(998年-1061年)也有一段风骚美谈。
听说宋祁回家路上碰着了皇家车队,忽然听到车内有人称呼他:小宋。
宋朝的进士虽然没有唐朝“五十少进士”那么难,但是26岁便和哥哥中第的宋祁还算是年轻有为。
听说本来宋祁该当是状元,但是章献皇后以为弟弟不能排在哥哥前面,于是定了哥哥宋庠为头名状元。

宋祁逢此艳遇不能忘怀,回去后写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gǔ)雕鞍狭路逢。
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
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词中奥妙引用了李商隐的几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用以记述这段美好的经历,并且表达了美人不得再见的惆怅。

没有想到这首词写成往后,立时被广为传唱,而且还被宋仁宗知道了。
天子听说往后便开始调查:\公众那天是谁叫的小宋?\"大众有个宫女站了出来承认:\"大众 我们去侍宴,见到了宣召翰林学士,大家都在称呼小宋。
没想到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又看到他,于是就在车子里叫了一声。
\"大众天子召见宋祁时提及这件事,把宋祁吓得够呛,没想到仁宗乐呵呵地说:\"大众蓬山并不远呀“。
然后就把这个宫女赏给了宋祁。

这个故事出自于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

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
中有褰帘者曰:“小宋也。
”于京归,遂作此词。
都下传唱,达于禁中。
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旁边内臣曰,小宋也。
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
上召子京从容语及。
子京惶惧无地。
上笑曰:蓬山不远。
因以内人赐之。

五、一首破镜诗 迎回了公主老婆

韶光再上溯到隋朝。
在南北朝末期,陈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娶了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当时北方的隋朝已经统一长江以北,不久就要南下了。
徐德言对自己妻子说,国家灭亡往后,覆巢定无完卵,以你的才色一定会进入帝王或权贵之家。
如果我去世了,希望你记得我,如果我还活着,估计也很难有机会见面。
虽然机会渺茫,咱们还是留一个信物吧。
于是击破一个镜子,两个人各留了一半。

隋军过江灭陈往后,乐昌公主被隋文帝赏给了灭陈元勋杨素。
乐昌公主不忘旧情,安排阉奴去街面上以高价卖她的半面镜,终于找到了老公徐德言。
徐德言把阉奴带回住处,拿出了另半面镜子为证,并请阉奴带回去一首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姮娥影,空馀明月辉。

诗中说,当年人和镜子都离开了我,本日镜子回到我的面前,但是人却没有回来。
我是不是再也看不到嫦娥俏丽的身影了,空留下这明月的光辉。
徐德言的爷爷是梁陈间大墨客徐陵,与庾信齐名,并称\"大众徐庾\公众。
大墨客的后代,自然也有不错的文采。
徐德言还有一首五绝《长安听百舌诗》,包含家国之悲,可算是隋朝诗中的上品。

万里风烟异。
一乌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
还作故乡声。
《长安听百舌诗》

又扯远了.......话说乐昌公主得到诗往后,昼夜号泣。
杨素知道此事,被二人的故事做冲动,就把徐德言叫来,送给一些财物让夫妻二人回去了。
杨素本人也是隋朝著名的墨客,临行前请徐德言再作一首诗,徐德言推辞不掉,就又吟了一首: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短短二十个字,说不尽的悲欢离合与盛衰荣辱。
杨素是新官,徐德言是旧官。
一句新官对旧官,道出了改朝换代后,新旧势力的交替,以是徐德言的第一句是:今日何迁次。

在那个时候,杨素随时可以改变主张,作为隋朝重臣,杨素节制着徐德言夫妻二人的死活存亡。
徐德言说”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的确让人感想熏染到当时的屈辱与危急感,大家可以看出这首诗中并没有表示感激,而是用一种谦卑与恭敬来取得杨素的认可。

这个故事在唐玄宗时韦述的《两京新记》有记录,不过篇幅较长,老街录入一段《古今诗话》的记录:

陈太子舍人徐德言。
尚叔宝妹乐昌公主。
陈政衰。
谓妻曰:国破必入权豪家。
傥情缘未断。
尚冀相见。
乃破一照人。
分其半。
约异日以正月望日卖於都邑。
及陈亡。
其妻果为杨越公得之。
德言流落辛劳。
仅能至京。
遂以正月望日访於都邑。
有苍头卖半照者。
大高其价。
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
出半照以合之。
仍题诗如斯。
公主得诗。
悲泣不食。
素因诘之。
公主以实对。
於是召德言至。
还其妻。
后归江南终老云。

开皇八年(588年),杨素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灭陈,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
后来杨素帮助晋王杨广夺嫡成为太子并辅佐杨广登基。
杨素和杨广都是隋朝最精良的墨客,由于与本文无关这里就不录入他们的诗作了。

​结束语

古代这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多出自于野史稗闻,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不过本文每个故事都环绕着一首诗和或者词展开,大概是后人由于诗词而杜撰的美好传说吧。

这几个故事除了和诗词有关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

其余多说两句,关于杨素的故事很故意思。
除了他玉成了徐德言坠欢重拾以外,他还玉成了与自己爱妾私通的李百药,还玉成了勾引自己乐伎红拂女私奔的李靖。
对,便是神话传说中哪吒的爸爸托塔天王李靖。

不知道为什么杨素这么喜好被戴绿帽子,而且还如此心胸开阔。
估计杨素的人设太深入民气了吧,小说家们都喜好拿他作黄金配角。

@老街味道

10分钟看明白 创作格律诗不可不知的四种基本规则

看过这几首诗会创造 笑话乾隆不会作诗这件事 本身便是一个笑话

您知道有哪些1、2句千古流传,却很少有人能全篇背过的诗词吗?

如果让您选一首诗词来表白爱情 您会选用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