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开化人发展大会将于9月23日至24日召开。届时,在外各领域有突出发展成效的乡贤将还乡参加大会。他们像一个个拓荒者,驰骋万里,奋斗不息,生动在诸多领域的顶尖层次。为弘扬他们艰巨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自8月14日起,开化县新闻中央推出《天南地北开化人》特殊宣布, 分享精良开化人的创业故事、心途经程,记录他们的故事样本, 展示他们在各行各业作出的重大贡献,聆听他们畅谈心目中的“开化精神”。
周旭,1950年10月出生,浙江省开化县人。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先后出版了《周旭字画集》《当代视觉艺术丛书——周旭作品集》《当代字画名家——周旭书法集》《周旭书岳麓书院诗词选》《含道映物——周旭作品集》《中英书法艺术比较》《中国行草大字典》等十多部著作。
文字肆意游走
背后是四十余年的日日潜修
周旭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做过工人,但内心始终放不下对艺术的热爱,在1973年报考了苏州大学(原苏州丝绸学院)的美术设计专业。从此,开启了他近半个世纪的艺术人生。
准确地说,周旭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练字,学习书论,之前都是凭着兴趣写写画画。幸得名师指示,他师从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祝嘉。祝师长西席书学研究极深,其著作《书学》《书学史》享誉当世。“这一学就对上胃口。”有天赋,有耐心,又有良师,三方交融,终成大家。
从苏州大学毕业往后,周旭便赴湖南大学任教。教书之余悬腕挥毫,从未停辍,勤学苦练的周旭很早就在书法上崭露锋芒。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之时,他被保举为副主席,41岁的他也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书协副主席。
至今周旭仍珍藏着毛主席纪念堂颁发的一件收藏证书。1993年,毛泽东同道诞辰一百周年,中共中心办公厅向全国征集一百件书法作品和一百件绘画作品,以示纪念。一副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隶书作品终极入选,被毛泽东纪念堂收藏,而同时中国公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宣告收藏了周旭的另一幅隶书作品《毛泽东中国革命计策问题选录》。彼时的周旭,年仅43岁。
五十而知定命
放弃安逸统统从零开始
周旭不但是一位追求传统艺术的书法家,还是一位艺术设计的创新者。他是工业设计专业教授,是全国最早研究工业设计的那批专家级元老之一。
2000年,50岁的周旭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迁移转变点,他应邀来到浙江工业大学筹办艺术学院。放弃原来安稳的生活而选择重新开始,当时确实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
从长沙回到杭州,周旭在浙工大的十多年里,致力于在一片空地上创建一座当代化的艺术学院。让他欣慰的是,2008年,浙工大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被评为国家佳构课程,他为浙工大拿到了艺术设计硕士点,得到浙江省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并使艺术设计成为一个完全的学科,短短数年间,浙工大走到了海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前沿。
周旭生平研究美学,既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又研究当代设计美学,以是将中西美学、古今美学相领悟正是他的特长,是一位走在时期前列的美学大师。上世纪末,周旭赴日本、丹麦、美国等国交流讲学,“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学西方的当代艺术设计,同时教中国的传统艺术。
月是故乡明
家乡风景入画难
周旭除了写字,还画画。
周旭的画,种类丰富,但凡中西画画种,他都有涉略。而今他更喜画国画。他的工笔画,展现了他体验生活、不雅观察自然的细致,笔触细腻,神与形具、写之欲生;而他的大小写意,无不是佳构力作。
2012年,卸去了院长之任的周旭一身轻松,齐心专心追求艺术的纯粹。“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已经习气了。”
画遍全国的明山秀水,但开化的一山一水却始终没有入画。“我心里一贯有这个想法,但是由于太熟习了,反而一时无从下手。”正是由于太过重视,以是迟迟没有下笔,只欠一个得当的契机。
正因如此,周旭受邀为开化人发展大会创作的书法作品也是精益求精。“写了无数遍便是不满意,由于这是无止境的。”周旭终极从几十帮手稿中挑选出两件最满意的作品。一副是“月是故乡明”,一副是张道洽的梅花诗《梅花七律》。提及张道洽,周旭打趣道:“一贯喜好写梅花诗词,特殊爱写张道洽的梅花诗,写了几十年,很晚才知道,他和我都是开化人。”
谈到家乡的发展,周旭关注的是文化竞争力。社会发展到一定期间,便是文化的竞争。开化的根雕艺术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再比如开化纸,“复兴一纸”便能“振兴一方”。周旭看来,开化的文化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还待进一步挖掘和宣扬,须要下一番苦功夫。
“搞了一辈子艺术,总以为为开化做的贡献还不足,总以为还可以多做一点贡献,这是我的心里话。”周旭表示,只要家乡须要,愿尽绵薄之力。
(原标题《周旭:开化走出的著名书法家、全国工业设计元老,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原作者胡绍康。编辑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