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内心的真正沉着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
不从本心动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

好花半开;美酒微醉

曾国藩很喜好“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开,立时就要凋落了;月一旦全圆,立时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旧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22副修心对联细细品读 可以缓解心田的焦躁

一个人不必刻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症结怕被别人忽略。
用一颗平常心,为自己而活。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常乐。
无求,是一个人的聪慧到了可以看淡统统的境界,“得失落随缘,心无增减。
”得到时,不会欣喜忘形,失落去时,不会痛楚绝望;富贵时,淡然处之,贫穷时,修身养性。
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开阔肚量胸襟,也是一种宁静淡然的处世态度。

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旁边摇摆,成不了大事。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唐代墨客白居易说:“朱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
”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不雅观龟龄。

不雅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

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夸夸其言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心闲临水知一乐;晓起入林寻鸟声

心中清闲清净,才能见水感到快乐,闻鸟鸣而愉快。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昂首四顾,夸夸其言。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昂首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客气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大海之以是能容纳百川,是由于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于是便造诣了他的宽广与气概。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质。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若能逐日静下心来仰望长天,不雅观云听雨,笑迎秋月东风,就能达到豁达洒脱的精神境界,像那位无名的江上老翁一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尘凡浊世之中,视富贵如清晨的薄雾,待浮名若空中的云烟,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开怀一笑天下事;闭口不论世上人

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
”以是我们要“不见他人过”,对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平时不说无情话;逐日常不雅观有用书

说话要有口德,切忌出口伤人。
读书是乐事,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能耐劳方为志士;肯亏损不是痴人

爱占便宜的人,赢了微利,却失落了大贵。
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声援之爱,得到民气,他物不缺。
别以为成败无因,本日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才是嫡的花开。

世上本无常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

世事无常,世事难料。
人生不快意事十常八九,同时又是天无绝人之路。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人正不怕影子歪。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处世何妨真面孔;待人总要大肚皮

傅雷说:“有了诚挚,才会有客气,有了客气,才肯丢开自己去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傲心去理解自己。
”有诚挚才会有宽容,由于以真面孔示人,代表着一种自傲,只有自傲的人才能大度宽容。

眼里有红尘界窄;胸中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纵然给他全天下的统统,他仍旧以为得到太少,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纵然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以为天地很宽,心怀戴德。

放开肚皮用饭;立定足跟做人

很朴实的两句大实话。
肚皮放开,保障生存根本;脚跟站稳,守住道德底线。
物质精神都有了。
所谓“饥来用饭,困即安眠”,都是顺其自然之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来岁夜丈夫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见酒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结果祸从口出。
因此,要少与这样的人交往。
还有些人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在与人互助过程中爱占便宜,从不亏损。
这样表面上看赚了,实际上是亏了。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