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钟,国学历史通。
大家好,我便是文科与理科并重,善于英语启蒙但却说着一口塑料普通话的思源爸爸。

思源爸爸的五分钟古诗词微教室第0037首,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清】郑燮(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是清代的一位清官,是传说中的“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都很厉害,特殊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尤其是画竹子,已经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

哪一首古诗词可以形容公民的名义中的齐心专心为平易近陈岩石老审查长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从诗名上看,可以知道这是郑板桥在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画了一幅墨竹图,提了这首诗,连画带诗一起送给上司包括。
“包括”是什么?是人的名字。
“潍县署中画竹”便是在潍县的衙门里面画竹子,“呈”便是送给,“年伯”,类似于伯伯,泛指父辈的人。
“包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俗称大中丞,以是称为“包大丞括”,包括是姓名,大丞是官名。

郑板桥以竹子入手,写了对老百姓的忧虑关怀之情,以及自己的任务感与清官心态。
由于画是送给上司兼长辈的,以是语气用的还是比较谦逊和委婉的。

“衙斋卧听萧萧竹”,作者在衙门的书房里躺卧着安歇,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凄凉凄寒之感。
“萧萧”便是冷落凄清的样子。

“疑是民间疾苦声”,作者听到了凄寒的竹子发出的声音,就立时产生了遐想,“咦,这是不是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发出的哭泣声?”,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充分表示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些小吾曹州县吏”,这句话即讲了自己,又讲了包括,同时也表明了所有的官员。
“吾曹”纵然我们的意思,“州县吏”我们这些在州县当官的官员。
“些小”是谦称,指我们这些小小的官员。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都要关系到老百姓。
这句诗既照料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绪,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官吏们牢牢联系在一起。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遐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期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名贵的。
郑板桥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
不过可惜,末了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诬告罢官。
这一点,与《公民的名义》中的陈岩石很相像。

思源爸爸的"大众年夜众号:zyxhpzsy(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