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人一天下,

一树一叶一知秋。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拜别,

时令的变换,日间的交替,

苏轼笔下的秋天美到极致写尽人生百味

都无声无息的成为过去。

春去秋又来。

秋是成熟的,

它不像春天那么含羞,

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

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内向。

秋,

在王勃的笔下

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在徐再思的笔下,

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在张继的笔下

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在李煜的笔下

是“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而苏东坡笔下的秋,

写尽了人生百味。

苏轼笔下的秋日,是达不雅观的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落海甸。
总作空花不雅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
白雪飞乱。
空熟年年雁。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东坡便是东坡,

纵然在萧瑟的秋日 ,他依然高昂,

你看他怎么说:不用悲愁,

我身强体健,能吃能喝。

发那悲秋的哀叹作甚。

生命有太多种可能,

有时候出发的角度变了一毫一厘,

都会让我们的结局变得不同。

但终其生平,我们只能选择,

当下看起来最得当的选项。

以是,请不必悲秋,也无需介怀。

拥有从来都是侥幸,

无常才是人生常态。

苏轼笔下的秋日,是孤独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无奈啊!

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

在这热闹的中秋月明之时,

苏轼渴望着与兄弟一诉衷肠,

无奈远贬黄州的他

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遥寄相思。

现实中太多的痛楚与无奈,

他也因此而陷入更为深奥深厚的凄凉之中。

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无奈和不由自主,

我们要学会舍弃无谓的执着,

懂得自己不能节制所有世间事,

才能安然接管生命中的交往来交往去。

苏轼笔下的秋日,是愁思的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菩萨蛮·西湖》

年纪越大加倍现,

人生便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

没有人能陪我们从出发点走到终点。

我们不断开始,又不断告别;

不断铭记却又不断忘怀。

那么我们该为此悲哀吗?

记得作家张洁有一段话: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

感叹我收成的微少,

我却疯了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殊的量具,

它不量谷物只量感想熏染。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

同时收成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

笑过,哭过,体味过,彻悟过......

经历便是最好的纪念。

如果离去不可避免,

请让我们互道珍惜。

苏轼笔下的秋日,是抵牾的

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销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干瘪。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每每与生俱来,

也每每最随意马虎失落去;

能适当放弃的人,是洒脱的,

这种洒脱每每是一种心境,

也每每最令人纠结;

能选择又能放弃的人,是沉静的,

这种沉静每每让人叹服,

也每每最难以把握。

但这些是人生的意义:

一边失落去,一边拥有,

一边得到,一边放弃。

苏轼笔下的秋日,是怀念的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

“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

“未转头时皆梦”、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等

慨叹异曲同工,

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

在他看来,世间万事,

皆是梦境,转眼成空;

荣辱得失落、富贵贫贱,

都是过眼云烟;

世事的纷纭扰扰,

不必铭心镂骨。

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

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所有悲哀,

总会留下一丝欢快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

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喜好花的人是会去摘花,

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读苏轼的诗词后,很难不爱他。

他的词里,有生活的美,

更有人生的豁达。

当我们想起苏轼,

嘴角总会露出微笑,

你会以为,

生活美好,人生可期。

正如那句:

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本日放不下的烦恼,来日诰日终会放下。

说到底,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笔墨来源: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