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生明,偏生暗——出自《荀子.不苟》

公:公正;明·通亮;偏:不公道;暗:阴暗,不明道理。
公道就耳聪目明,偏私就阴暗愚蠢。

二、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经书·贾谊传》

为了公事而忘却私事,为了国事而忘却家事。
形容齐心专心为公为国。

前人10则公正名句扬清风正气 切记义务促公正

三、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左传·僖公九年》

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就没 有不去做的。
指只假如有利于国家的事,就一定去做。

四、甘露时雨,不私一物——出自《吕氏春秋·贵公》

如甘霖一样的及时雨,不会特殊偏于某一类东西。

五、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官仓鼠》

在灾荒之年,官仓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贫苦百姓却忍饥受饿。
墨客在这首诗里愤怒戳穿了这种征象。
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训斥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六、起事以为人者,众助之;起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做大事如果出于公心,自然会得到众人的帮助;若只考虑自己,即便身边的人也会离你而去了。

七、奉公如法则高下平,高下平则国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奉公遵法,就会全国高下安定,高下安定国家就会富强。

八、效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选自《三国志·蜀书四·诸葛亮传》

对付竭效忠心,有益于当世的人,纵然是仇人也一定奖赏;对付违反法令,傲慢无礼的人,纵然是亲人也一定惩罚。

九、衡之于旁边,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

衡量旁边的人,任用他们没有偏私,以是可以说是公正的;衡量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因比可以说是正派的。

十、利在一身,勿谋也;利活着界者,谋之。
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钱氏家训》

如果利益只在身边的人,则不必谋取;如果为天下公利,则当 尽心策划。
利益只是面前的,则不必费心;反之,是万世的利益,当尽心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