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
知识
视频
更多
综合 原文及翻译 写作背景 拼音版注音 图片 古诗解析 赏析 注释 闽南语 表达了什么 全诗 朗诵 名句 情绪 书法楷书 颈联
1:11
02:21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 · 李白
原文
逐句
全译
fèng
凤
huáng
凰
tái
台
shàng
上
fèng
凤
huáng
凰
yóu
游
,
fèng
凤
qù
去
tái
台
kōng
空
jiāng
江
zì
自
liú
流
。
wú
吴
gōng
宫
huā
花
cǎo
草
mái
埋
yōu
幽
jìng
径
,
jìn
晋
dài
代
yī
衣
guān
冠
chéng
成
gǔ
古
qiū
丘
。
sān
三
shān
山
bàn
半
luò
落
qīng
青
tiān
天
wài
外
,
èr
二
shuǐ
水
zhōng
中
fēn
分
bái
白
lù
鹭
zhōu
洲
。
zǒng
总
wéi
为
fú
浮
yún
云
néng
能
bì
蔽
rì
日
,
cháng
长
ān
安
bù
不
jiàn
见
shǐ
使
rén
人
chóu
愁
。
展开全文
译 凤凰花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花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上苍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仍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民气坎沉痛忧郁。
展开全文
诗词赏析
李白此诗的艺术特点,又在于对时空不雅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表示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表示在他布局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扬他的以自然为中央的“物我为一”的天下不雅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戳穿历史上的统治神话。由于从古而来,险些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鼓吹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贯注灌注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笃信不疑。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或是极为强有力的统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然而他终归也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六合》),烟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以是,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得到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统统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如果说它们还存在,彷佛也只是作为自然的反衬而存在的。其余,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革的时空不雅观时,则选取了最为范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程度分”之辽阔,从而布局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韶光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示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在格律气势上不分高下。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措辞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洒脱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想熏染,把历史的典故,面前的景物和墨客自己的感想熏染,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古诗词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