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9日讯(海峡导报余健平/文通讯员熊东帆陈亚沙/图)在交响乐中,嵌入史诗级的“导赏”,百年辉煌党史深入民气。这场别具一格的“百年辉煌初心不忘”毛泽东诗词交响组歌音乐会,于27日晚在厦门沧江剧院上演。
本场音乐会由92岁的有名老艺术家、享誉天下的郑小瑛教授担当艺术总监。当晚,她身兼数职,既是“导赏”,也是引领全场不雅观众集体合唱的指挥家。她将不同艺术表现领悟贯通,让不雅观众们在“阳春白雪”中,感悟毛泽东诗词背后的革命初心和情绪,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义务。
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群众喜好的办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诲深入民气,是海沧区持续创新探索的主要课题。海沧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打造更多高质量艺术佳构,讴歌党的百年辉煌进程,凝聚雕琢前行的磅礴力量,以党史学习教诲新成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创新演绎党史震荡“发声”
毛泽东诗词组歌涵盖了《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13首以毛泽东诗词谱写的交响合唱作品,是上世纪60年代一批青年学生的集体创作,歌曲既有充足的革命激情,又旋律流畅、随意马虎上口,曾经在广大学子间流传。
这套交响组歌,已经是第三次在厦门上演,前两次都由郑小瑛亲自执棒。在建党百年之际,它再次呈现在厦门的舞台上,足见郑小瑛对其情有独钟。“毛泽东诗词创作于披荆斩棘的革命征途,生动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年轻一代该当知道这段历史,知道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路程,是腥风血雨,且历经了千难万阻。”郑小瑛说,在这个分外的韶光节点,她将指挥棒交到了自己的学生手上,是寄希望于年轻一辈能通过这次演出,将这部经典的艺术作品“拿下”,在未来的光阴中,连续“发酵”,在公民群众中传播开来,让经典成为永恒,让党的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交出了指挥棒,郑小瑛并未退居幕后。音乐会现场,她以“导赏”的角色,讲解13首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背景,带领听众更好理解组歌的深刻内涵。
当交响组歌部分演出完毕,郑小瑛教授神采奕奕走上指挥台时,现场掌声雷动。她进行指挥的背影,依旧干脆利落,在她的引领下,《我们走在大路上》《东方红》等耳熟能详的赤色经典曲目冲动大方奏响。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现场不雅观众全体起立,大声合唱,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存心倾注于每一个音符。
引强烈共鸣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这场音乐会,从3月份开始预备,汇聚了所有参与者倾注的心血。
据理解,这场音乐会由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参加合唱的约150名成员,有一些是自发报名的普通群众,还有来自厦门五缘湾合唱团、鼓浪屿合唱团、鹭岛爱乐合唱团、南普陀义工合唱团的成员。
这场高品质的音乐会星光熠熠,不仅由郑小瑛教授作为艺术总监,还特邀天下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梁宁教授倾情出演。青年歌唱家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郭伟担当独唱,抒怀男高音周选超、福建省歌舞剧院女高音冯硕、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声歌系博士刘胤隆均担当领唱。其余,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西席高嵩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西席郭伟分别担当上、下半场指挥。
朱莎莉是海沧凤凰花开合唱团的一员,通过报名,当选入参加这次“百年辉煌初心不忘”毛泽东诗词交响组歌音乐会。“站在台上的时候我在想,我就这样走进了高规格的交响乐,就像在做梦一样。”走下舞台,朱莎莉的心情久久不能沉着,她说,每一次唱响毛泽东诗词组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革命领袖的爱国情怀深深印在心里。
台上台下,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共鸣。“感谢海沧区为我们带来如此生动的党课,被光辉党史、经典作品震荡之余,我们更要铭记历史,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雕琢前行,接续奋斗。”市民赵师长西席说,革命先辈已将奋斗的接力棒交与后人手中,我们应勇担任务,不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