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诗》

魏·曹丕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

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

夏至来啦8首古诗词带着清凉丝丝传情

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

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

棊局纵横陈,博奕合双扬。

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

从朝至早晚,怎知夏节长。

夏至后景象日渐骄热,把稳“避暑就清凉”。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古代丈量韶光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
夏至日当天日间达到最长,故有“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宋·杨万里

西山已暗隔金钲,

犹照东山一抹明。

电影韶光弄山色,

乍黄乍紫忽全青。

夕凉正好好溪行,

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

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雨后,傍晚时分,夕阳使得山色变幻。
傍晚的风凉,溪边的蛙声一片,远处的松火通亮。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不雅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汉,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落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敷,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住宅,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由于这段韶光内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以是有了“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时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日,阳气在这一天壮大到极点。

盛极必衰,阴阳转换,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繁殖,以是说“夏至一阴生”。

《夏至》

当代·左河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前后蝉声聒噪,也是农活最多的时候。

酷热的午后,伴着知了的声音,劳动人民还是在艰辛的劳作。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时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盛极必衰,阴阳转换,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繁殖,以是说“夏至一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