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小楼给朋友分享一首描写宝剑的诗。

古剑篇唐 | 郭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磨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太息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置,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古剑篇》,又作《宝剑篇》,是唐代名将郭震的诗作,相传是他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
郭震因此诗为武后所激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后成为唐代的名将名相。

郭震此诗,借写龙泉古剑的境遇,来表达尚未被众人赏识重用时的境遇。

龙泉宝剑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精矿,冶炼多年景,备受时人讴歌。
但后来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监牢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不雅观天象,创造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

唐代名将这首写宝剑的诗豪气干云值得我们背下来

诗的开头,写干将在昆吾山上铸剑,在红光赫然的炉火中多年冶炼,才铸得宝剑龙泉,借喻墨客自己严格修身,不断打磨自己的才华。

接着墨客赞颂宝剑玉匣金环的形制和光华映月的品质,以自显墨客一表人材,风华并茂。

然后,墨客称道宝剑在太平年代无用武之地,但也曾为君子身,助英雄行侠,以显示自己操守端正,行为侠义。

末了写宝剑沉沦腐化尘埋,但依然剑气冲天,吐露墨客不为世用的不平,也表现出了墨客才华傲世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