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怎么表达感情?当然是写诗。写诗之前,最好整两杯。
中国两大诗歌源头《诗经》和《楚辞》中就多次提到酒,有人做过统计,《诗经》305篇中,提到酒的有38篇;《楚辞》中的“浆”,便是酒,酒也多次涌如今《楚辞》中。
因此,诗歌与酒险些是不可分离的。
我年轻时是学古代文学的,又比较好酒。只管酒量十分有限,但有这个爱好,自然很留神爱饮酒的文人和名人。
这些年来很多东西都被授予“文化”的名目,比如说麻将文化、瓜文化(我也附会过,惭愧)等等,把文化无限泛化,结果是没什么文化。
不过酒真的是一种文化,准确地说,酒和饮酒是一种文化。
我不知道外国有没有酒文化,纵然有,这种文化土壤也不会有中国的厚实。
酒文化之以是成立,不仅表示在文人爱饮酒,文学作品中反复提到酒,还表示在有很多的文化人研究酒。
明代有个叫夏树芳的常州人,写过一本《酒颠》,高下两卷,同期间的著名文人陈继儒也好杯中之物,自告奋勇给这本书做了补正。
这本书写什么的呢?写历朝历代的好酒之人,当然是名人,有好几百个。
(本人涂鸦)
曹操是政治家兼文人,他显然是喜好饮酒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他是常常整两杯的!
在这之后,有名的该当是阮籍了,当然他沉醉累日的缘故原由紧张是避祸,但至少他是喜好喝的。
本人涂鸦
诗中写酒比例最高的,古往今来非陶渊明莫属。
昭明太子萧统撰《陶渊明集序》时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不雅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中,光因此《饮酒》为题的,就有20首。他太爱酒啦,彷佛还不常常醉,酒品相称不错。当然偶尔也有醉的时候,便是他所说的“泥饮” 。
本人涂鸦
饮酒最有名的文人当然是李白了。我乃至疑惑这家伙有酒精依赖症,类似现在的酗酒。不过毕竟是诗仙,斗酒诗百篇。一样平常人喝大了后要么发酒疯,要么甜睡,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古代文人中,喜好饮酒的人加起来,那绝对是一个超级豪华的阵容了。
只可惜苏东坡酒量不大,轻微喝一点就醉倒了。但他喜好酿酒,纵然到了儋州这么艰巨的地方,一有机会他也酿酒。酿了干嘛?招待朋友呗。东坡喜好看别人饮酒。
以是,酒是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排在酒后面的是月色。
这两样东西李白都喜好,写得也最多。
如此几千年的堆积,中国才有厚实的酒文化土壤。
我前几年读过一本古籍,是收录在《古今说部丛书》中的,专门先容各地的酒名。我记得,唐朝的酒名多带一个“春”字,金陵春啊梨花春啊等等的,几十种,名字很幽美。现在海内酒里,也有带“春”字的,但是少多了。
唐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写到过:“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旁边修竹。”意境很美,这个“春”,就代指酒,前面说过,唐代多用“春”字给酒命名。
如果把这些古代酒名规复过来,不知道要好比今很多陋俗不胜的酒名好多少。
酒文化酒文化,酒名也是文化,酒名俗气,乃至会影响饮酒的心情。
最近几年来比较受市场追捧的,是酱喷鼻香型白酒。我知道的是,酱酒源于古夜郎人,也便是现如今的贵州。
贵州那么多酱酒品牌,酒名显得有文化的不是很多。我说过,酒名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浸染实在很大的。
而且酱酒的价格一样平常比较贵,茅子是想都不要想了,哪里喝得起。
有一位朋友是做酱酒的,取的名字叫“玉壶台” 。
这个名字非常故意思,该当是字源于王昌龄那首著名的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玉壶既是装酒、饮酒的器皿,又是纯洁、干净、文雅的代名词。朋友说,玉壶台做的酒,是精心酿造的纯粮食好酒。
哪天弄几壶尝尝。
本人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