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民间虽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是在4月5日,事实上,清明的韶光并不固定,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不雅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季候、景象、物候等方面变革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创造。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先容说,二十四节气是把黄道分成二十四平分点,以春分点为零点,太阳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平分点便是节气交节的时候。
每个节气都有专用名,表示景象变革、物候变革、农作物成长、降水等信息。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动的规律来划分的,基本上,每个节气在一年中的日期变动不大。

星空有约丨都说四五清明今年为啥不一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从这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中不丢脸出,公历每月都有两个节气,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前后交节,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交节,高下差不了一两天。

杨婧表示,详细到清明节气,它在公历中的日期只会在4月4日、5日和6日这三天变革,详细哪天为清明,则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卖力打算和对外发布。
就21世纪而言,绝大多数年份的清明涌如今4日,其次为5日。

由于太阳在黄道上并非匀速运动,因此每年清明到来的交节韶光各不相同。
如2022年清明的交节韶光是公历的4月5日3时20分,是凌晨;2023年清明的交节韶光是公历的4月5日9时13分,是上午;2024年清明的交节韶光是公历的4月4日15时02分,是下午。

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演化成传统节日——清明节。
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加上周末调休,则放3天假。
此后清明节,不论是祭祖扫墓还是踏青远足,人们都有了更为充足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