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是我国航天奇迹创建65周年。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道诞辰纪念日。以毛泽东同道咏长征英雄史诗的诗名而命名的长征火箭实现了400次发射,这不仅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中国航天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造诣的真实写照,也是航天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水乳交融的生动表示。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受毛泽东“巡天”诗情的启示,钱学森创始了“航天”一词。如今,在大气层里的翱翔叫“航空”,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叫“航天”,在太阳系外的活动叫“航宇”。
毛泽东创始的“巡天”一词启示了航天人的灵感。“巡天”一词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全诗为:“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落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该诗写于1958年7月1日,揭橥在1958年10月3日的《公民日报》。毛泽东在1958年10月21日致函周世钊,对当时人们的不同理解还专门作相识释:“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逐日每时都在银河系里穿来穿去。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表达了毛泽东对“巡天”“千河”的丰富想象。
毛泽东的“巡天”诗情,首先在航天人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人便是钱学森。钱学森不仅是中国航天奇迹的主要首创者,也是“航天”(space flight)一词的创始者。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国际互助司副司长陈中青回顾:1965年深秋的一个夜晚,谈起航空和宇航的发展时,钱学森首次提出“航天”的观点。但为什么这样翻译,则大都没有涉及。科普和传记作家叶永烈在他的回顾中对此有详细的解释:“钱学森见告我,‘航天’一词是他创始。人们常说的‘天空’,实在‘天’与‘空’有着不同的科学观点,离地球表面一百公里以内的是‘空’,一百公里以外的是‘天’。飞机是在大气层里翱翔,叫做‘航空’。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翱翔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说,最初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迪。”目前,大部分科学家赞许把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航天器在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正是在毛泽东“巡天”诗情绪召下,中国航天人开辟了航天科学的新领域。
此外,中国人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长征火箭,也是受到毛泽东《七律·长征》启示而得名,该诗反响了长征艰巨卓绝的斗争经历和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大胆无畏的英雄气概。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绝不是一个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长征火箭名震外洋,曾多次被有关部门誉为中国的“金牌火箭”。自从1970年4月24日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到2021年12月10日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上太空,长征火箭已经成功进行了400次发射。还有,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火箭上面级,也被航天人取名为“远征”。“远征”一词,同样来自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航天人用“远征”一词,形象地命名中国自主研发的火箭上面级,无疑是对长征精神的再阐释,是中国航天新长征的再出发。
“巡天”是诗情,“航天”是科学,彷佛并不搭界。写诗要用形象思维,可以大胆想象;而科学又在于探索,离不开预测。因此,诗词与航天二者又是可以相通的。毛泽东用他的诗情启迪了航天人的科学思维,航天人用他们的人文情怀验证了伟人的思维创造。
青云飘下能言鸟
黑海翻起愤怒鱼
1962年起,我军连续击落美制U-2飞机。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和中心领导同道在北京接见了“英雄营”全体官兵。这既是对利用导弹武器的部队官兵的奖励,也给了正在为共和国铸造导弹利剑的航天人以极大鼓舞。
中国军队打下的美国U-2飞机残骸
1960年5月1日,一架美国U-2飞机侵入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弹道导弹研发基地上空,被苏军防空部队用萨姆-2导弹成功击中,翱翔员跳伞后被俘。这一事宜引起天下轰动,更使齐心专心要改进苏联和西方关系的赫鲁晓夫陷入既尴尬又愤怒的田地。拟在爱丽舍宫举行的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巴黎会议随后发布流产,美苏关系重趋紧张。对此,毛泽东评价说:“最近美国派U-2型飞机侵入苏联,进行特工活动,被苏联击落,苏联人做得很精确。这件事再一次暴露出美帝国主义在虚伪和平的幌子下所进行的准备侵略战役的真面孔,进一步向全天下证明了这样的真理:对帝国主义不应当存有不切实际的抱负。曾经有些人把艾森豪威尔说成是一个十分爱好和平的人,我希望这些人能够从这样一些事实中觉悟起来。”
在苏联用导弹打下美国飞机两个月后的1960年6月13日,毛泽东又用墨客的措辞形象地描述了这一事宜。毛泽东作《七律·读报有感》诗:“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反面欲何如。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平凡出,独占今年出得殊。”此处的“青云飘下能言鸟”是指美国U-2飞机,而“黑海翻起愤怒鱼”则是指苏联导弹打下美国飞机。毛泽东借这件事讽刺赫鲁晓夫:你不是在访美期间大谈什么“不战反面”“和平共处”吗?就在你返国不久,“青云飘下能言鸟”,美军的U-2型高空侦察机就对苏联进行了特工活动,搞得“黑海翻起愤怒鱼”,而用导弹把美国飞机给打下来了。
实在,足以让毛泽东感到骄傲的,并不是击落美军机的苏联军队,而是多次击落美军机的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1959年10月7日,刚刚成立十个月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利用萨姆-2导弹击落了一架飞蹿到大陆上空的国民党空军RB-57D高空侦察机,这也是天下上首个成功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比苏联人用导弹击落美军机早了大半年。1962年、1963年和1964年,二营又连续击落3架U-2飞机。毛泽东在战斗捷报上指挥:“很好,向同道们祝贺!
”1964年7月23日,毛泽东和中心领导同道在北京接见了“英雄营”全体官兵。这既是对利用导弹武器的部队官兵的奖励,也给了正在为共和国铸造导弹利剑的航天人以极大鼓舞。
毛泽东主席接见英雄营官兵
令国人和航天人感到自满的是,中国导弹部队用中国航天人自己研制的“红旗一号”导弹武器系统,于1965年1月10日在华北地区上空击落美制U-2飞机一架,红旗一号首次取得实降服利。1967年9月8日,空军部队用我国航天人自行研制的“红旗二号”防空导弹,在华东地区上空又击落1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毛泽东用如椽大笔描述了大鹏飞天的伟岸形象,也为航天人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我国的尖端奇迹在首创之初,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好事多磨,正当我国加紧研制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的关键时候,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心致函中共中心,中断供应原子弹样品的有关技能资料等项目,导弹互助事宜也随之停滞,苏方的背信弃义给中国培植奇迹造成重大困难。
针对苏联的做法,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中心军委扩大会议上称:“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备可能的。”1960年2月,中心军委提出了发展国防科学技能特殊是尖端技能,要“专一苦干,发奋图强,独立重生,奋勇提高”的口号,确定了“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得到毛泽东的认可。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召回在中国的苏联专家,中苏国防尖端奇迹的互助随后全部中断。两天后,毛泽东于7月18日在北戴河中共中心事情会议上讲话:“要下决心,搞尖端技能。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能,极好!
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为了冲破帝国主义的垄断和封锁,构建中国的安全盾牌,中国加快了导弹的研制步伐。
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在罗瑞卿《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上郑重地写下几个大字:“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事情。”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我国正式成立“中心专委”,对尖端武器的研究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苏联不仅撕毁了声援中国尖端技能的协定,而且还于1963年8月5日,同美、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此时签订这样一个条约,梦想保持核上风,大搞核垄断,进行核讹诈;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原子弹和导弹奇迹无疑是一种限定,天经地义地遭到中国公民的强烈反对和有力批驳,在毛泽东心里激起的义愤,可想而知。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手迹
1965年秋,毛泽东把这一义愤连带中苏论战中涉及的不合,转化为诗情,写了一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上苍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各处,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毛泽东用如椽大笔描述了大鹏飞天的伟岸形象,也为航天人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美、英、苏三家签订的所谓《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梦想阻挡中国发展尖端奇迹。毛泽东对此讽刺并愤怒地说:“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乃至连“不须放屁”的措辞都入了诗词。有人说毛泽东这首词用字不雅观观,实在不然,这恰好解释,当时毛泽东对赫鲁晓夫亲近美国、捐躯中国公民利益的外交政策的愤怒已到极点,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中国发展自己尖端奇迹的武断决心。
令众人震荡的是,中国不仅在短韶光内学会了制造飞机和坦克,而且还学会了制造原子弹、制造东风导弹等等。在苏、美、英三国签订《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武器试验条约》3年后,1966年10月27日,我国成功地用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进行了“两弹结合”试验,表明中国已具有计策威慑能力,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人类今娴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7天后的五一劳动节晚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研制和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钱学森等人,与他们一起看卫星、度良宵,一起收屈服迢遥太空传来的《东方红》音乐。
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迈入航天世纪。冷战开始后,美苏两国在航天奇迹上的竞争,卫星上天在国际斗争中的地位浸染等,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并思考着中国航天发展的计策问题。
1957年11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惊叹苏联人造卫星造诣的同时,有感于中国的现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在人口上是个大国,在经济上是个小国。我们半个卫星都也没有抛上去。”但是,中国公民有志气,不甘心永久处于掉队状态。
访问苏联返国半年后,毛泽东于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发展中国自己卫星奇迹的计策构想。他说:“苏联卫星上天,我们想不想搞个把两个卫星,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后来,人们把毛泽东的讲话概括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当年年底,毛泽东于1958年12月21日在为他自己的诗词作注时,写下了仿陆游《示儿》诗一首:“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此诗内容比较普通,这是毛泽东直接写到航天的一首诗,又是在毛泽东为自己已经揭橥的诗词作注时所写。在毛泽东的心中,人类已经能够娴熟地发射人造卫星上天,人类已经把活动触角伸向了太空,全体人类将变成一个地球村落,天下各国公民该当和平相处,奔向美好的大同社会,但可悲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其他反动派的高压下,公民不能享受空想社会的美好生活。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中国航天人不断探索、不断奋斗,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终于在毛泽东发出伟大号召12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把自己独立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天。“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7天后的五一劳动节晚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研制和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钱学森等人,与他们一起看卫星、度良宵,一起收屈服迢遥太空传来的《东方红》音乐。
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喜报》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畅快淋漓地展示了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降服统统的强烈自傲,也抒发了毛泽东开拓太空、征服宇宙的伟大气概。
1965年1月,中国的导弹奇迹取得长足发展,具备能够把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太空的能力,赵九章和钱学森先后向党中心提出发展卫星的建议,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批准,中国人开始方案探索太空操持,包括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
1965年5月,毛泽东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概,表达中国人的年夜志壮志,赞颂中华儿女的志薄云霄:可以飞每每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延揽“玉轮”,可以探入深不可测的大洋去搜捕“鱼鳖”,然后谈笑风生、高唱胜利凯歌而还。
“东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中的佳句,“神州”二字,再一次给航天人带来了灵感。中国作出履行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之后,为这个全球瞩目的“中国第一船”取什么名字,备受国人和天下的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通过“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活动,听取多方见地,经慎重考虑,建议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命名解释中谈道:从字面上看,“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公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全体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出身而无比骄傲与自满。1994年初,“神舟”这个名字终极从浩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有了响亮的名字——“神舟”,而“神舟”这一名字,就来自毛泽东“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的启迪。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八上太空,共有13位航天员20人次遨游浩瀚宇宙,向众人展示了中国航天的造诣和中国航天人的风采。
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畅快淋漓地展示了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降服统统的强烈自傲,也抒发了毛泽东开拓太空、征服宇宙的伟大气概。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总布告在酒泉卫星发命中间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壮行时,夸奖中国航天人的壮举:“看到你们精神饱满、英姿勃勃,我感到很高兴。在你们即将出征之际,我代表党中心、国务院、中心军委,代表全国各族公民,来为你们壮行。你们实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翱翔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这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全国公民都为你们感到骄傲。”
“敢上九天揽月”,原文中的“可”字改为“敢”字,一字之变,意义非凡,充分彰显了中国公民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的伟大精神,深刻表达了党和公民对航天人不畏艰险、不怕捐躯精神切实其实定和赞赏。
(作者:宋泽滨 单位:航天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