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萤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咏萤唐 虞世南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五言绝句

【名句】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基调】借萤咏人

【年事】不详

【译文】

机动的身躯发出微弱的光芒,纤弱的翅膀轻轻飞舞。

只怕没有人认识自己,独自暗中飞来飞去发出光明。

【注释】

萤:指萤火虫。

的历(dì lì):小粒明珠的光点,机动微弱的样子。

流光:闪烁流动的光芒。

飘飖(piāo yáo):本意是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这里是指飘飘摇摇,很不稳定的样子。

畏: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详细创作韶光不详。

虞世南是前朝(隋朝)老臣,唐太宗登基后,深受太宗敬仰。
这首《咏萤》寄寓出生之感,一方面流露出身怕不被赏识的担忧,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风骨,纵然力量软弱、环境阴郁,自己依然要闪烁光明。

【赏析】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借流萤自喻,寄寓出生之感,一方面有恐怕不被赏识的担忧,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风骨,纵然力量软弱、环境阴郁,自己依然要闪烁光明,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在个中。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描写萤火虫的表态,“流光小”与“弱翅轻”衬托出了萤火虫的弱小。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窥视萤的内心天下:只管弱小也不愿自暴自弃,偏要在暗夜中闪光,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存在,执著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代价。
这样的“萤火虫”实在便是像虞世南一样肚量胸襟非凡的刚毅之士的写照。

【虞世南简介】

【人物标签】

虞世南出生陈朝、历经隋朝、卒于唐朝,是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贞不雅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他虽边幅怯懦、弱不胜衣,但脾气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仰,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贞不雅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
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
贞不雅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元勋”之一。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虞世南与欧阳询并称“欧虞”。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轶事典故】

以身请代

陈朝灭亡之后,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一起进入长安,立时名噪一时,时人把他们比作陆机、陆云兄弟。
后来哥哥虞世基成了隋炀帝的心腹,而虞世南连续闭门读书。
到隋朝末年,江都之变爆发,宇文化及背叛,隋炀帝被杀,虞世基也被叛军抓了起来,要就地正法。
正在这个关头,虞世南突入刑场,抱着哥哥嚎啕大哭,要求叛军让他替哥哥去去世。
宇文化及不同意 ,虞世南因此悲哀得瘦损非常,形销骨立,时人因而都夸奖他。
而当时比拟强烈的一件事情便是,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也被宇文化及杀害,为求活命,儿子许敬宗竟手舞足蹈用来求生。

博闻强记

虞世南堪称唐朝初年的“最强大脑”。

唐太宗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讲了古代105个妇女的业绩的人物传记)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凭默记刻写,却没有错一个字。

唐太宗一次出行,有一个官员请示要将书本、公函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
太宗说:“有虞世南在,便是此行的秘书。
”在唐太宗眼中,虞世南便是一个“活动图书馆”。

伯牙子期

唐太宗曾作宫体诗,让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圣作固然工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
陛下喜好的,下面的臣子百姓一定如蚁附膻乃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
因此不敢屈服您的命令。
”这样当面年夜方直言,堪比魏征。

虞世南去世后,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去世,伯牙不再鼓琴。
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便命起居郎褚遂良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点火,希望他的神灵能感知。

君臣相梦

虞世南逝世几年后,唐太宗曾在夜里梦见虞世南,像平生一样。
第二天,太宗敕令说:“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厚完备,文章是辞赋的宗师,早晚尽心,志在忠益。
忽然去世,转眼过了几年。
昨因夜梦,忽见其人,并且进谏直言,有如平生之日。
追怀他留下的美德,很增悲叹,应该供给冥钱,申明朕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