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规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仲春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敕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作于事变后的第二年春天。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墨客,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善于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代价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墨客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期间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附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幽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生平很不得志。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曲江注释:
望断平时翠辇(niǎn)过,空闻子夜鬼悲歌。望不见平时帝王的翠辇经由,只能在夜半聆听冤鬼的悲歌。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翠辇: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子夜:夜半子时,半夜。又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悲歌:悲壮地歌唱。
金舆(yú)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宫妃金舆不返难见到倾城色,只有曲江的流水被玉殿分波。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倾城色:旧以形容女子极其俏丽。此指嫔妃们。玉殿:宫殿的美称。下苑:本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
去世忆华亭闻唳(lì)鹤,老忧王室泣铜驼。临去世时才惦记在华亭听鹤唳,老臣忧念王室命运悲泣铜驼。华亭闻唳鹤:感慨平生,悔入仕途之典。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经由天荒地变虽使民气摧折,若比伤春的哀恸此意不算多。天荒地变: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巨变。指国家的沦亡。折:摧折。伤春:为春天的逝去而悲哀。一作“阳春”。
李商隐的紧张作品有:
夜雨寄北、嫦娥、乐游原 / 登乐游原、壬申七夕、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不雅观、赠荷花、贾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霜月、锦瑟、筹笔驿、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夕阳楼、柳、辛未七夕、寄令狐郎中、韩碑、凉思、重过圣女祠、乐游原、隋宫、隋宫、访秋、北青萝、桂林、春雨、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蝉、落花、瑶池等。
《曲江》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