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歌》选自《吴越春秋》,是一首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出的,反响原始社会佃猎生活的诗作。由于是口头创作,以是它具有字句简短、措辞朴实和节奏明快的特点。在思想内容上,它则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全诗只有短短8个字,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字数最少的一首诗,但是它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佃猎的全过程,妙到不可思议,惊艳千古。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首句“断竹”,所描写的便是制作工具的第一步,即砍伐竹子。乍一看,这两个字彷佛没有什么分外之处。实在,这里因此“断”字这个动词来引领内容,使得画面富于动感,使人能够产生遐想。譬如,这里便可以遐想到原始社会的人,在茂密的竹林旁,手拿骨刀、石斧砍伐竹子的情景。
次句“续竹”,写的是制作工具的第二步,即通过组装拼接来制成弹弓。墨客并没有在这里详细描写“续”这个动作的细节。但是依然可以遐想出原始社会的人削枝、去叶、破竹成片,再用野藤之类的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从而制成弹弓的情景。诗到这里,佃猎的工具便准备完成。下文便是着重描写佃猎的情景。
第三句“飞土”,写的是佃猎的第一步,即用弹弓发射泥弹去打击猎物。从这两个字中,我们可以得知诗中还略去了一个制作泥弹的步骤,而弹弓的目标,也没有表明,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诗歌内容的简拙,便是当时的特色。
末了一句“逐宍”,便是佃猎的第二步,即去追逐受伤的猎物。这里也可以遐想到他们追到猎物后,能够饱腹的知足和喜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首诗所记载的全体佃猎过程,还表示了在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厉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劳动的艰辛。
综不雅观这首《弹歌》,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无疑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猎歌。但是它却凭借仅有的8个字,蕴含了先民们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且二言诗,两个字一顿,具有节奏明快、凝重有力的艺术效果。对付先秦期间的诗歌来说,《弹歌》能够做到这样,已然是妙到不可思议。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