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夫。
”《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师长西席,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墨客、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紧张题材,干系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师长西席传》、《归去来兮辞》等。

劝农注释:

魏晋陶渊明劝农古诗不雅赏及解析 涨常识

悠悠上古,厥(jué)初平生易近。
悠悠迢遥上古时,当初人类之先民。
劝农:勉励人们依据时令,重视及时垦植。
劝农,这是汉代之来地方官员的职责。
悠悠:迢遥,久远。
厥:其。
平生易近:公民。
春秋《诗经·大雅·平生易近》:“厥初平生易近,实维姜嫄。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逍遥清闲衣食足,襟怀朴素含性真。
傲: 游戏,闲游,骄傲。
自足:指衣食自给,丰衣足食,并且指知足的心态。
此句说,既然衣食自给,并且有自知之明,别无他求,便能倔强骄傲、逍遥清闲地看待人间。
傲然自足,这是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格理念与风致标准。
抱朴:襟怀朴实、朴素。
真:指自然。
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

智巧既萌,资待靡(mǐ)因。
狡诈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艰辛。
智:聪慧。
巧:技艺高明、风雅。
智巧:机谋与奸巧。
此处与上句的“朴”、“真”相对而言。
资:本义钱财。
战国《易·旅》:“怀其资。
”作动词用,转义为:资给,给济。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疑》:“资之以币帛。
”待:须要,需求。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不待告。
”注:“须也。
”资待:供给需求赖的生活资料。
靡:无,没有。
靡因:无来由,即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依赖。
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智巧既萌,资待靡因:意谓上古平生易近抱朴含真之时,可以傲然自足,智巧既已萌生,欲广用奢,反而无从供给矣。

谁其赡(shàn)之,实赖哲人。
谁能供给使充裕?全靠贤达之哲人。
其:语助词。
赡:供给,养活,使之充裕。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羊祜传》:“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
”哲人:聪慧卓越超越平凡的人。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jì)。
聪明贤人知为谁?是为农圣曰后稷。
伊何:惟何。
时惟:是为。
后稷:远代尧舜时期农官,周族的开山祖师。
相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有身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别号弃。
后稷长于栽种各种粮食作物,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后稷何以使民富?教民种田种谷米。
殖:同“植”,栽种。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sè)。
舜帝亲自耕垄亩,大禹亦曾事农艺。
躬耕:亲自耕种。
稼:播种五谷。
穑:收成谷物。
稼穑:播种和收成,泛指农业劳动。
战国《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周代文籍早记载,八政排列食第一。
周典:指夏、周《尚书》中的《周书》。

熙熙令德,猗(yī)猗原陆。
先民和乐美德崇,田园禾稼郁葱葱。
令德: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猗猗”句:猗猗:这里指禾苗茂盛的样子。
原陆:高而平之地,野外。

卉(huì)木繁荣,和风清穆。
花草树木皆茂盛,于时清平送和风。
卉:草的总称。
清穆:穆:淳和,温和。
清穆:清和,亦为“穆清”,比喻清和沉着之时。

纷纭士女,趋(qū)时竞逐。
男男女女趁农时,你追我赶忙一直。
“纷纭”句:纷纭:浩瀚的样子。
士女:男女。
趋时:指抢赶农时。
竞逐:你追我赶。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养蚕农妇夜半起,农夫垦植宿田中。
宵兴: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
宵:夜。
野宿:夜宿于野外。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季候节气去匆匆,和风泽雨难留停。
和:和风。
泽:雨水。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冀缺夫妇同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
“冀缺”句:冀缺,春秋时晋国贵族,父冀芮犯罪去世,冀缺降为民,安贫躬耕,后为晋卿,理国政。
携俪: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
俪:配偶。
“沮溺”句: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
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春秋《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结耦:互助耕种。

相(xiàng)彼贤达,犹勤陇亩。
看看这些贤达者,犹能费力在田垄。
“相彼”句:相:视,不雅观察。
彼:他们,指冀缺、长沮、桀溺等人。
贤达:指有才德、声誉的人。
勤:指勤于垦植。

矧(shěn)兹众庶,曳(yè)裾(jū)拱手!
何况我等平常辈,焉能缩手入袖中。
矧:何况。
伊:此,这些。
众庶:一样平常百姓。
曳:拖,拉。
裾:衣服的大襟。
拱手:1.两手相合,相以示敬意。
西汉戴德、戴圣选编战国《礼记·曲礼上》:“遭师长西席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于是拱手与言。
”2.将双手放在袖子里,形容人们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kuì)。
人生涯着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
“民生”二句:战国《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生:人生。
匮:缺少,不敷。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梦想享乐自安逸,岁暮生存难维系。
宴:1.请人用饭饮酒,相聚在一起饮酒用饭。
战国《易·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东汉郑玄注:“宴,享宴也。
”2.安闲,安逸《汉书·贾谊传》:“是与太子宴者也。
”注:“谓安居。
”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儋(dàn)石不储,饥寒交至。
家中若无储备粮,饥饿寒冷交相至。
儋石:儋: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量词。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
’” 东汉高诱注:“万檐,万石(dàn)也。
”石:米谷的容量单位。
十斗为一石。
交至:一齐来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看看身边费力者,内心怎能不羞愧!
列:差错,指那些勤于垦植的人。

孔耽(dān)道德,樊须是鄙。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种田。
孔耽:孔:孔子。
耽: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
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战国《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待樊迟出,孔子便讥讽他:“小人哉,樊须也。
”鄙视他胸无大志。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lǚ)。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未曾践田园。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战国《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田园不履: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有三年没到园中去。
履:踩踏。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敢不敛(liǎn)衽(rèn),敬赞德美。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颂德全。
敛衽:犹如“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楚策》:“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陶渊明的紧张作品有:

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一、连雨独饮、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游斜川、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闲情赋、九日闲居、己酉岁玄月九日、命子、时运、与殷晋安别、归去来兮辞·并序、于王抚军座送客、四季、悲从弟仲德、赠长沙公、咏三良、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咏荆轲、庚戌岁玄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讨饭、咏二疏、有会而作、述酒、五柳师长西席传等。

《劝农》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