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顾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此词写别恨,采取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弯曲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奥深厚、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江神子·杏花村落馆酒旗风宋代:谢逸
杏花村落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喷鼻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此词写完之后,凡是住到这个房问的人,都反复吟咏这首词,并纷纭向驿卒索要笔墨纸张将其缮写下来。驿卒以为很麻烦,便偷偷用白粉将此词涂抹掉,这才制止了人们的缮写。可见,这首词在当时是多么受人欢迎。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宋代: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该当有某种联系:品质的联系或者出生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质与它的出生,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遐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央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
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宋代:张舜民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
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分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上片以景结句,下片以情结句,饱含怀古伤今之情,深寓人间沧桑之感。追溯往事,寄慨出生,内容丰富,蕴藉深奥深厚。
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鹤江还都宋代:吴文英
西风一叶送行舟。浅迟留。舣汀洲。新浴红衣,绿水带喷鼻香流。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新归重省别来愁。黛眉头。半痕秋。天上人间,斜月绣针楼。湘浪莫迷花蝶梦,江上约,负轻鸥。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宋代: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干瘪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