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漫长而又孤寂的寒冬尾月,我们该当如何度过呢?南宋墨客杜耒曾经写过一首诗名为《寒夜》,或许这首诗会给我们一种抵御寒冬的答案。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平凡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在寒夜中,老友来访,以酒代茶匆匆膝长谈,与表面天寒地冻的景象不同,此时屋内暖意十足,火炉中还稍着热水。
今晚的月光和平常没有什么差异,不同的是,由于有了窗外那三两枝绽放的冬梅,使得统统都和昔日有所不同,或许在墨客眼中,这三两枝梅花便足以让天下变得温暖而诗情画意。
小寒时节,景象虽寒,却也有一些花不畏寒冷,它们逆向而行,在寒冷中绽放,梅花便是如此。
梅花,还有一个别称叫做“报春花”,由于它总是在人间间最冷的时节开放,以是也被人们授予了孤傲和高洁的品质。
自古以来,咏梅之人有很多,佳作亦是不少。本日,我们不妨在小寒时节欣赏唐代文人柳宗元写的这首《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喷鼻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间。此时的柳宗元由于参与“永贞改造”而被贬永州,他虽然遭受各种排挤和打压,但是却始终不改本色,就像这一朵朵傲世凌霜的梅花,越是寒冷越要努力地绽放。
柳宗元是如何描写梅花的呢?与其他文人笔下的梅花有何不同呢?
寒冬时节,鲜艳的梅花在枝头上绽放,映照着湛蓝的天。在柳宗元的眼中,冬天并不冷落无味,而是像春天一样平常充满活气勃勃的力量。梅花点缀着全体冬天,点缀着天下,它们与天相望,从来都是自傲满满,昂首怒放。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阵北风吹来,为我们带来了梅花的喷鼻香气,这种喷鼻香气并不浓郁,而是一种似有似无的淡淡暗香。清晨推开门,只看到万物熏染了一层浓霜,而梅花并没有被浓霜所摧毁,更是增长了一抹洁白的光泽。
在古代,很多人都喜好折梅送友,由于梅花也象征着纯洁而高尚的交情。北朝陆凯在《赠范晔》中曾写道:“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柳宗元也想折一枝梅寄给迢遥的朋友,但是无奈山重水复相隔万里,根本无法送到。同是折梅送友,一个洒脱,一个沉重,只因当时心境不同,所表现出的情趣也不同。
眼看梅花即将凋零,自己用什么方法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呢?身为带罪之人,柳宗元被贬蛮荒的永州,他思念朋友,但是又不敢写信连累朋友,这种体会真是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