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書協——————

提起来关于“雪”的书法,大家首想想起来切实其实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贴”之首的晋王羲之《快雪时晴贴》。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快雪时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书函,内容为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不少人认为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惊叹。
乾隆生平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保重,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
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宝贝。

1.晋王羲之《快雪时晴贴》

历代名家关于雪的书法边赏雪边品书墨

2.曹操书“衮雪”二字

作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曹操在书法上也有独到造诣。
迄今创造的曹操唯一书法为“衮雪”二字,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
见石门外深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时,豪情难仰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以喻褒谷山水之美。
洒脱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概与壮志。
这块巨石现存陕西汉中市博物馆,后人因慕其名,又在“衮雪”二字左侧追镌“魏王”两个小字已示差异。
“衮”字一撇一捺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则有静态质感。

3. 宋 蔡卞《雪意帖》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
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史乘方志,百家杂说,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举一反三。
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他反对蔡京重用宦官童贯为陕西制置使。
在其他政事上,他的主见也多与蔡京不同,因此受到蔡京的诋毁。
著有《毛诗名物解》,与蔡京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20卷。

蔡卞《雪意帖》 29.3 x 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卞拜覆 雪意殊浓 甿亩大洽 殊为可庆 蒙赐答诲 尤以感慰适行首司呈贺雪笏记 似未稳 试为更定 如可用 即乞令写上也 不备 卞拜覆 四兄相公坐前

4.宋 范成大 《雪晴帖》

范成大《雪晴帖》,墨迹,纸本,草书,信札一则。
凡十一行,计一百二十五字。
30.9×43.9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雪晴帖》约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冬书。
因帖有“雪晴奇寒”如斯,故得名。
又,帖为成大致“养正监庙奉议贤友”者,故别号《与养正帖》或《与养正监庙书》。

5.吴宽 行书《苏轼雪词卷》

吴宽《行书苏轼雪词卷》,纸本。
喷鼻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
吴宽兼工书法,书亦学苏东坡。
此幅行书,润中辣健,墨气浓厚,工稳有法。

6.朱瞻基 《雪意歌》

洒金笺纸,见于1998年瀚海拍卖会,私人藏。
朱瞻基自号长春真人。
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天子,1426至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庙号宣宗。
在其当政的十年之间,政治方面,任用贤良,缔造了史称“仁宣之治”的稳定发展期,是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
此外明宣宗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则使他在历代帝王之中,显得更加刺目耀眼。
书法则洒脱劲健,被后人评为“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7.明 祝允明 草书 《雪赋》

祝允明作为明代影响巨大的“四大才子”之一,对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形式有主要的浸染,其草书也在书法史上有主要影响。
《雪赋》奇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初见之似点画散乱,纵横散乱,但细审则点画如真,顺逆藏露,起止分明。
作为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代表风格,祝允明此作可以见到狂放之余的踏实功力,所书运笔流畅飞动,迁移转变自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回,时隐时显,有变革万端之绝妙。
字的大小,粗细变革自然,字字虎啸风生,行行龙腾云起,在局促的尺幅间形成一种“春雪满空来,处处是花开”的画面,读来撼民气魄。

8.明 文徵明 行草书《雪诗卷》

文征明行草书《雪诗卷》,凡73行,每行字数不等,计376字,31.6483.9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末自署书于1536年夏至后两人天,此时文征明已67岁,从末端句“惨淡有余情”看,他此时充满了无限惨淡之感慨。

文徵明 行草书《雪诗卷》 部分

9 文徵明 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卷

文征明《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合卷》,手卷,纸本设色,绘画心纵31.5厘米,横295厘米,书法纵31.5厘米,横556.5厘米,藏处不详,该图在轮廓线外用淡墨浑染,轮廓内部大量甾白,形成比拟,此种绘制雪景的方法是传统绘画中最为常见的,在浑染雪景时,墨色浓、干、淡、湿十全十美又层次丰富,无尖刻和一触即发之笔,格高调雅,淡逸而文静,览之令人惊叹。
全图而置精心,山势,屋舍,小桥,高士,竹木,用笔细谨,树石穿插勾写,皆一丝不苟,无一笔随意,自成一种工秀清苍的风格。
这是文徵明细笔画的突出特色,也是明画不同于元画,更不同于宋画的突出特色。
其精工细谨,为宋、元画所不及。
难能名贵的是手卷尾部书有,草书雪诗,文徵明为明代大书家,开一代书风,书法流畅婉转,气韵连贯,此书法相对付佳构而言,有骨力不逮之病,但不失落文氏的本来面孔。

文征明《草书雪诗》全文: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赋小诗五章:岁暮群芳息,枯条鸣北风。
层阴结黯沾,朔雪飞长空。
玄冥肃景象,归天归终穷。
妍华肇伊始,冉冉收春功。
积雪缟晴昼,离离见高松,兹岁寒姿,不复知春冬。
旭光时闪动,奄忽浮云踪。
尘心不能蕺,岁晏徒忡忡。
朝光谢晴绮,飞英炫瑶姿。
微风吹竹聚,文玉纷差差。
霜草行已繁,冰谷流寒澌,玄机抱终始,逝矣夫何疑。
夜寒拂衾稠,晓色明窗牖,有客顷打门,稚子方拥帚。
玉梅已敷英,寒喷鼻香在纤手,一樽谁与同,自入无何有。
空庭集饥鸟,景致入寒冱。
浓阴酿朔雪,松石积缟素。
玉颜不望好,日出四檐雨,薄晚北风微,幽人启朱户。
文壁征明甫书。
印文:文壁之印、衡山、文徵明印。

10.明 文彭 草书《雪赋》

文彭 草书《雪赋》部分

版权解释: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不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往期精彩

,同样不容错过!

江蘇書協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專業書法微雜誌

歡迎轉載轉發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互换

微信號:Spy6136

邮箱:jsssfj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