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上,《红楼梦》选学的是“林黛玉进贾府”。
但是,由于读了这篇就起了阅读《红楼梦》兴趣的彷佛不太多。

如果选读第十七回《大不雅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怎么样呢?截取从“又不知历几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杀青”直到“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
于是大家出来”这段内容,或许更能令初学者动心。

大不雅观园试才题对额孙温/绘

这一段表示了曹雪芹作为一个小说家布局谋篇时的匠心。

大年夜不雅观园试才题对额红楼梦中最美的一回

他打算向读者全面呈现刚建好的大不雅观园。
如何着笔呢?专辟一章写大不雅观园吗?这是一个办法。
雨果在《悲惨天下》里常常这样做,例如他以“题外的话”为题,写了几章,分别是“从抽象意义谈修道院”“从史实谈修道院”“从本原的角度看修道院”等,写的都是他对修道院的思考。
他还以“利维坦的肚肠”为题详细写了巴黎下水道的前世今生。
这些内容彷佛都轻微偏离了这部小说的主线。
但不得不说,雨果是一位很有个性和年夜志的文学家,他想兼当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写某个人,如贾宝玉或林黛玉逛大不雅观园,写这个人眼中的大不雅观园。
但这种写法俗套呆板,写出来是一篇独立的《大不雅观园游记》。

曹雪芹构想了这样一个场景,便是贾政领着众傍友游览大不雅观园,以便为园中的亭台馆舍草拟匾额对联,溘然碰到了宝玉,想考考他的才学,于是带他同游。
“贾政近因闻得塾掌夸奖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有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
宝玉只得随往,尚不知何意。
”这就比纯挚专门描写大不雅观园,或写某个人物眼中的大不雅观园更有故事性,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分别写贾政、傍友、宝玉眼中的大不雅观园,可以写他们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写宝玉的才华。

这一段内容活灵巧现地勾画了严父、才子和一群傍友的有趣形象。

宝玉是非常怕贾政的,听得贾珍说“老爷就来了”,立时“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
方转过弯,顶头贾政引众客来了,躲之不及,只得一边站了”。
他为什么这么怕父亲呢?这部分内容给出了答案,贾政对宝玉总是无情打击,从不表扬,乃至是蛮不讲理。

傍友们第一次夸奖宝玉时,贾政笑道:“不可谬奖。
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当宝玉确实题写得奥妙,而且能说出一番道理时,贾政嘴上也不承认,只是“拈髯点头不语”,非常吝惜对儿子的赞颂,最多只是“点头微笑”。

宝玉想出“有凤来仪”这四字匾额,傍友们都哄然叫妙,贾政虽然忍不住点头认可,可嘴上还是辱骂和贬低:“牲口,牲口,可谓‘管窥蠡测’矣。
”依然没有口头肯定。

贾政否定儿子的词语和句子层出不穷,他仿佛以为儿子便是该当被打击的,宝玉依贾政之命想了匾额,又照他的哀求想对联,都清丽文雅,贾政只是摇头说:“也未见长。
”当宝玉引用古诗后,贾政断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先生长西席前虚假!
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负责了!
”后来又著名堂翻新的辱骂:“无知的蠢物!
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候。
终是不读书之过!
”贾政还有很多骂宝玉的话,不再列举。

可能是骂人犹不解恨,当说理不过时,贾政开始对宝玉利用武力,喝命将宝玉“叉出去”,他刚出去,又喝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最能反响贾政不近人情、专制蛮横的是这一处:

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样平常奔入。
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
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
”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好一个父亲,竟然和十几岁的儿子斗气。
看到这里,足让人发笑。

最有趣的是那些傍友,他们长于揣摩旁民气理,阿谀人的功夫也非常高超。

曹雪芹写得最真切的是如了局景: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
对联则是:吟成荳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亦喷鼻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

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
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
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

“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
”亏他们想得出!

钱钟书的《围城》里,当苏文纨承认自己的诗确实有原本时,一向伶牙俐齿的方鸿渐也没有《红楼梦》中这帮傍友的口才,他只是苍白无力地赞颂苏文纨:“你做得比德文那首诗灵巧。
”方鸿渐“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末了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看来这个半路出家的中文系学生是没有细读过《红楼梦》的。

在这个部分里,贾宝玉展露了他非同一般的文学才华。

为大不雅观园中的亭台馆舍之类草拟匾额对联,难度很大,这相称于运用文考试,景点是现实的,匾额对联需当场拟出,要接管非常严厉的父亲的考验和浩瀚傍友的点评,还要贴出来供将来省亲的贵妃审阅、定夺,而且贾宝玉没有韶光准备,他事先并不知道游园肩负着这个重大义务,他是临时被叫去的:“宝玉只得随往,尚不知何意。

但是,他的答卷很完美。

宝玉的才华展露得非常充分,针对他想出的匾额,他都阐明为什么要用这几个字,对面前的景致、用词的雅俗、将要参不雅观大不雅观园的贵妃身份,宝玉能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付何地适宜“述旧”,何时宜于“编新”,他也能准备把握,他有极强的不雅观察力以及笔墨敏感性,将景致转换为笔墨的能力也无人能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喷鼻香。
”清新脱俗,仿佛不是对联,而是诗。

对付浩瀚傍友的题额与对联,宝玉还能进行专业化的品鉴。

将“大不雅观园试才题对额”这部分内容选入中学教材,不仅可以让学心理解文学鉴赏,体会到文学创作应有的视野和角度,还可以让学生领略我国园林营造艺术、欣赏巧夺天工的人造景不雅观之美,还能知晓很多花草树木。

例如这段:

(贾政)一壁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喷鼻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弯曲。
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再看这段:

大家攀藤抚树过去。
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弯曲萦迂。
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不雅观园试才题对额”中的景致之妍,描写之妙,可与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鼎足而三。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8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