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喷鼻香一点,吹的满山开。
这首诗意思很大略,桂花树是从哪里来的呢?肯定不是人间种的,它不是人间的树,而是从月宫里移过来的,由于它的喷鼻香气是发自天上,以是满山遍野飘喷鼻香。
又有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喷鼻香留。何须浅碧深赤色,自是花中最高级。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也是咏桂花的,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宁静之处,不引人把稳,只留给人喷鼻香味。不须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喷鼻香浓,该当是最好的。梅花一定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含羞。桂花是秋日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颂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有人说:“金秋十月把光阴分成了两半,一半为凋零,一半为收成,一半为春夏,一半为秋冬,一半为妖冶,一半为清爽。
这桂花就在这如此情意绵绵的恰好时节,独自不紧不慢的立在枝头,安静而美好的绽放着。任你是谁都无法抗拒这种清可绝尘,浓可远逸的喷鼻香气。
关于桂花,我们有太多的热爱,杨万里把它比作是月宫里移过来的,授予了太多的神秘感,同时也给予了无可比拟的喜好。今时今日,我们知道桂花并不神秘,也不是月宫里来的,它便是我们土生土长的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而已。
金秋十分,满大街的桂花树正是最好的姿态,星星点点的花朵装扮着这座古城,优雅而低调的身姿像极了红袖添喷鼻香的心腹!
前一段韶光,瞥见很多朋友都在为了留住桂花的喷鼻香气而做了很多美好的事情,有人做桂花酒,有人做桂花糕,还有人做桂花茶,我呢却想做一款桂花喷鼻香。
提及这个桂花喷鼻香,古人把它称作“木樨喷鼻香”,缘故原由我就不多说了。
《墨娥小录喷鼻香谱》中有一款木樨喷鼻香,喷鼻香方如下:
木樨(不以多少研一次晒干为末,每用五两) 檀喷鼻香二两 赤仓脑末四钱 金颜喷鼻香三钱 麝喷鼻香一钱半 又为末,和匀作印喷鼻香烧。
这款喷鼻香方很大略,做的是喷鼻香粉做为印喷鼻香或者喷鼻香篆来明火点火的,对手法没有什么考量,但是对材料哀求却极高。
一样平常来说做喷鼻香哀求用新鲜的桂花,古人在采摘桂花时都有严格的哀求,《喷鼻香乘》中有记载,“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日未出时,乘露采纳岩桂花含蕊开及三四分者不拘多少。”
便是说采摘桂花时不要徒手去采,用剪刀剪下的最好,减少丢失花的喷鼻香气。天还没亮的时候,采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开到三四分的最好。
备好喷鼻香材,把新鲜的桂花放入石臼中捣碎,晒干后研磨为粉末状,稠浊喷鼻香粉盛放在喷鼻香盒中。
万事俱备,你就可以在你的三尺小房里随时来品闻美妙绝伦的木樨喷鼻香了!
[心][心][心]大家好!
我是学喷鼻香记的一念,喜好自然的味道,喜好探索喷鼻香的前世今生,愿与爱喷鼻香、爱生活的友友们一起发掘喷鼻香的故事,传承喷鼻香文化!
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可以加个关注,共同学习!
[比心][比心][比心]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