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侍御赴河北

【唐】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契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期间齐国人,助田契攫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送卢侍御赴河北鉴赏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墨客刘长卿的《送卢侍御赴河北》。
墨客以豪放豁达的情绪表达了对朋侪卢侍御拜别的感慨和祝福,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构造严谨,措辞幽美,富有音乐感。
首句“谪居为别倍伤情”,揭示了墨客因谪居异域而倍感离去之情,此情此景立即拉近了墨客与读者的间隔,使人产生共鸣。
接着,“何事从戎独远行”,墨客讯问卢侍御为何要远赴沙场,这句反问不仅强化了离去之情,还透露出对卢侍御的担忧。
第二句“千里按图收故地”,表达了卢侍御要按照舆图来找寻故土的决心,三军罢战及春耕”,则表明他希望能够在春耕时将士兵们开释回家,开始新的生活,表示了卢侍御的仁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述,反衬出卢侍御的拜别和大自然的恢复活机,突显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
末了两句“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契空愧取聊城”,墨客以历史典故点明自己的态度,表达了对卢侍御的劝告,希望他能够造诣奇迹,不负众望。

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情状,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述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描述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理解不当。
颈联写江天一色,苍茫渺远,朋友如大雁一样阔别自己。
那迢遥的漳水边野草就要成长出来了。
此联借景抒怀,借“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表达了墨客对朋侪的送别与思念之情。

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致,韵律和谐。

尾联写田契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由于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①利用反问,表达墨客因战事未息、国家不宁而产生的忧国情怀;②通过想象收复故地、停战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墨客对国泰民安的期待;③借用典故,勉励卢侍御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墨客国家至上的思想。

小结全诗,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侍御远赴河北地,谪居倍感伤别离。
何事从戎独行意,建功为国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