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花店,常常百合和玫瑰主打,喷鼻香水百合和红玫瑰霸占节日送花的主流,每每让人误认为百合和玫瑰都是外来品种,泰西名花。实际这两种花都原产中国,而当代的海内市场的玫瑰,是妥妥蔷薇和月季杂交的切花品种,而切花百合也并非入口,紧张是产自云南。
百合花花开农历的三月至七月,而农历五六月是百合的盛花期,以是百合是妥妥的夏花。当然当代的栽种保鲜技能,可以让百合四季有花开。
作为切花捧花的百合,以白百合,喷鼻香水百合,粉色百合为主。未开时,花头秀美垂悬,花开时,像喇叭一样六瓣伸展,向人芬芳,大气端庄,是婚礼生日乃至清明最美的赠祭花卉。
而天然的百合花也不遑多让,白色,粉色,赤色,摇荡生姿,更有花开次第的美。
只是很多人不清楚,百合原产中国,先秦时期就被广泛利用。
由于百合具有独特的根茎和芬芳。
《神农本草经》写百合的药用功效:”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百合产自荆州的山区,古代湘楚地带。
当时利用广泛的便是百合的球状根,这种球状根,是一瓣瓣如蒜合聚在根部,一颗百合每每可以茁发出好几个乃至十几个这样的球状根。以是百合名字的由来,是指的这种聚合在一起的球状根,百瓣合一。而这种根,并不如蒜一样辛烈,反而富含淀粉质。可以想到,人们是在长期的采食和救荒的实践中 ,创造了它的代价。在夏秋两季根茎成熟时,吃百合,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利水,营养代价高。补中益气,可以代谷物。
汉朝的张仲景,最善于用百合根治病,实际这也折射张仲景时期处于浊世动荡,当时很多人营养不良,张仲景用百合根蒸煮代餐,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而百合的食用和药用代价,也就逐步被众人所知道。
到了南北朝期间,贵族多有自己的园林,引进各种草药,这是当时盛行的做法。将各种珍稀草本栽种在庭院,这是效仿汉武帝,求药和养生都在咫尺之间。由于那个时候,公共的医疗并不发达,紧张依赖人的免疫力和为数不多的羽士年夜夫。只要有条件,都会广种草药,称为药圃。百合也在个中。
而百合花姿态优雅,白百合洁白动人,盛开在夏秋,被称为仙花之一种,更何况,它有馥郁的喷鼻香气。
这该当开启了百合花的审美。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喷鼻香。
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倏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天河渐汤汤。“南梁 · 何逊《 七夕诗 》
这是晚夏早秋时节盛开的百合,恰好对应七夕节。
天上的织女驾着喷鼻香车要和牛郎见面,那月色映着人间的灯火,风吹百合,幽幽发着暗香。
这里的百合花,已经奥妙干系了夫妻团圆,百年好合。
织女和牛郎夫妻相见,笑侧重逢,洒泪而别,银河浩瀚,只有风吹无边的百合花的喷鼻香气,久久不散。
这倒让本日的我动容,原来恋情和爱情的百合花,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且这么自然,献给牛郎织女,献给统统有情而离去的爱人。
”接叶有多种,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西梁 · 萧察《 咏百合诗 》
百合花以白色为主,纯洁浪漫,开在盛夏早秋。
这是写了白色百合的美。
一株百合上,有多个次第花蕾,但是花开,都是同一种洁白的颜色。
百合花未开时,低垂寒露,当开放时,花头逐渐向上,随风摇荡,仿佛如头颅仰起低垂。这实在写了百合那种羞涩低调垂花之美。
菊花和百合比起来,没有百合的仙意,也没有百合巨大的医药代价。而百合花开时,有名的兰草都躲不过盛夏,早已经凋落,而百合在夏天里,独占芬芳。
”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
软温甚蹲鸱,莹净岂鸿鹄。
食之傥有助,盖昔先所服。
诗肠贮微润,茗椀争馀馥。
果堪止泪无,欲从望乡目。“唐朝王维《百合》选录
唐朝的王维拥有辋川山庄,他本人好道好佛,寄情山水。在辋川,他自然会栽种百合。不过经历了隋唐动乱,有些传承衰落。但是王维是个有心人。
找到并栽种了百合。
他没有惊叹百合花的美,而是直接重磅谈到百合的食用药用代价。
百合是可以当肉吃的,补足人身体的能量。
煮好的百合优柔温润,着花的百合像鸿鹄展翅。
吃百合,是由于预先知道了百合的代价,以是觉得分外有效。
那百合汤,滋润津润着诗肠,那碗里有着百合独特的喷鼻香气。
我听说百合能够治疗人的虚弱堕泪,可以止住悲哀的泪水,我想自己眼睛快点好起来,让我好好地站在高楼望乡。
后来李时珍谈到这首诗,说王维一定是想到了百合补虚止泪的古方。
不过唐朝也很奇怪,盛行时兴艳丽的花朵,比如牡丹,倒是这可爱洁白的百合花,很少见之诗赋。
但是有一条史料,记录了百合的北上。
《新唐书》”都播,亦曰都波,其地北濒小海,西坚昆,南回纥,分三部,皆自统制。其俗无岁时。结草为庐。无畜牧,不知稼穑,土多百合草,掇其根以饭,捕鱼、鸟、兽食之。衣貂鹿皮,贫者缉鸟羽为服。“
在唐朝,都播,也便是本日唐努乌梁海地区,现在的俄属图瓦共和国 ,在唐朝属于中国的领土范围,那里的回纥人,不畜牧也不栽种粮食,就以那里繁盛的土百合的球状根作为粮食,捕捉当地湖泊的鱼类鸟类还有山林野兽为食。
那么百合是怎么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的呢?
最大的可能,便是汉朝丝绸之路,将这些球状种子带过去,到了唐朝,这里的百合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外来植物,繁殖能力强而成为当地紧张的食品。
也便是百合在唐朝,更多的是作为屯子补充粮食的存在,因多而践,没有上升到主流的花卉。
只有王维这种爱看古书的人,知道百合的药用代价。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
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
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北宋 · 吕陶《百合》
到了宋朝,是一个振兴农业保重自然的历史期间,百互助为审美的代价提升。
在盛夏着花的百合,填补了夏天花事的不多,且百合芬芳可喜。
盛夏的时候,百花都停滞着花,虽然是绿的主场,但是花事寂寥。
可是百合花却不一样,在这酷热的夏天,开出了春天一样娇美的花朵。
而且你看,这几只百合不但长得好,那花枝上有百朵花蕾,花开更显得富饶。
”有聚无分比蒜强,春苗数尺紫茎长。
青苍暗接多重叶,红白争开五月凉。
罔使蒸暑补食气,祇堪当肉润吟肠。
山厨樱笋同时荐,不似花心瓣瓣喷鼻香。“宋 · 董嗣杲《百合花 》
在宋朝,百合球状根是夏天清暑补益的食材,百合花是庭院芬芳的夏花,怎么不多人爱。
这首诗说百合球状根是聚拢起来的,聚拢在一起,连绵成长,比普通的蒜要强,春天栽种,长出紫色的茎干。
到了夏天,层层叠叠的叶子间,红百合白百合竞相着花,开在五月的暑热和梅雨间,它的花自然带给人一种清凉。
在夏天吃百合,可以补气润肠。
就算是同时推举此时的季候果品,樱桃和笋子虽然美,但是它们比不上百合,根茎好吃,且花开是那样瓣瓣馥郁的喷鼻香啊。
这是范例宋朝的吃货,吃定百合。
”芳魂本色似乔仙,花气宜人百合传。
移向山头和露种,与君重结后生缘。“明 · 潘嗣英 《墓上植百合花 》
这是一首悼亡诗。清明扫墓,也有很多人献上菊花和百合,但是这首诗却有着中国式的祭奠。
你的生前就像百合花一样,犹如王子乔那样仙美。
而百合花,是大家喜好的,百年好合,喷鼻香气馥郁的花。
我将百合花栽种在你的碑前,欲望我和你结下来生的缘分,让我们下生平还是一起,百转千回,情意不断。
这首诗我看了良久,最有可能是他的年轻的心腹,一方英年早逝。今生一起,来生一起,百合百合,百次聚合,如有他生,缘分不断。
这样的郑重,也知道这份情绪的力量。
但或者是种给自己的爱人和妻子的,我将这么美的百合种在这里,众人都说百年好合。百合代表我的心,与你世世是夫妻。
送百合不如种百合,心有深爱,手有情种,种下连绵洁白摇荡的芬芳。
又是百合花开的时令,在吃着百合莲子羹润心润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百合原来便是国花,花色清纯,花喷鼻香馥郁,人间情意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