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熟习的文豪父子当属“三苏”和“三曹”,他们基本上都是站在各自所属朝代的顶峰文人。
除了这两组声名显赫的父子文人,其实在北宋期间还有一对父子,他们的文名同样不俗,他们便是被称为“二晏”的晏殊和晏几道。

晏殊和晏几道这对父子在笔者看来,可谓是充满戏剧性。
在仕途上,晏殊曾登临顶峰官居宰相,但晏几道却生平仕途坎坷四处飘零。
但是在文学造诣上,晏几道又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比父亲成绩更高。

晏几道在词风上糅合了父亲晏殊的典雅富贵和柳永的旖旎流俗,擅写情词。
但是他的情词又不像柳永那么直白艳丽,纠缠于艳事本身。
他的作品很多都有刻画内心的情绪,着重于男女双方的内心描写。
他将“痴”贯穿进自己的作品,言语深情气氛浓郁,如痴如狂,以至于被人称为“鬼语”。
这也让他不同于柳永,不仅没有被历代文人所轻视,相反对他颇为认可。
就连鲁迅师长西席都曾评价他“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而本期笔者要分享的这首词,便是晏几道的经典情词。
和心上人久别相逢,他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满腔情意呢?如果你也深爱过,不妨读一读,相信一定能引起极大的共鸣。
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从开篇美到结尾的情词。

与心上人久别重逢晏几道写下凄美情词从开篇美到结尾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次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上阕是词人对付当年和心上人欢会的回顾。
当时的她彩袖轻舞,殷勤地为词人奉上一杯杯的美酒,或许是她的俏丽动人,或许是她的温顺谅解,反正词人在当时难以抗拒她的殷勤,一杯杯喝着她奉上的美酒,哪怕是喝得脸通红也没有停。
而那场宴会也持续韶光很长,从月儿挂上柳梢头,一贯到沉沉落下,他们尽情欢歌起舞,直到没有力气再去舞动桃花扇。

回顾是那么的清晰,那些美好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一样。
这正是解释这些年,两人虽然分别,但是词人却一贯未曾忘却曾经的欢娱。
这也自然而然引出了下阕。

下阕描写的是两人久别相逢,互诉衷肠。
从分开往后,词人就常常回顾两人昔日的欢快,也在期盼两人的再次相逢,多少次午夜梦醒不由黯然神伤,梦中都是两人欢会的场景。
现在两人终于再次相逢,词人不由举起银灯,要将心上人看个仔细看个真切,看看这些年你的变革,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实,好怕这场相逢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是发生在梦中的虚幻。

末了两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实在是化用了杜甫《羌村落》中的诗句“更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只是词人在这里的表达更为轻灵婉转,合营整首词的氛围,将恋人久别相逢的那么意外惊喜和不敢置信刻画得十分真切,尤其是这末了7字“犹恐相逢是梦中”更是成了现在不少人推崇的网红名句。

历朝历代写和恋人久别相逢的诗词实在并不少,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写得像晏几道这般如梦似幻。
这首词上阕写得很有场景化,颇具现实感,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词人的回顾,是想象,是虚幻的;而下阕写两人久别相逢的喜悦之情,看似虚无缥缈,犹如梦境,但实际上这些描写都是真实的。
在这样的描写之下,整首词给人一种独特的如梦似幻的阅读体验,可谓是别具一格。

晏几道笔下的这种情态和思绪,相信对付很多恋人都不陌生,尤其是经历过分别的恋人。
分开后思念浓重,每每沉溺于回顾中的美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醒时分徒留痛惜。
久别相逢,内心又喜又怕,喜的是终于能够再次拥抱对方和对方共话离去后的思念,怕的是这统统只不过又是梦一场,梦醒往后只有自己独自一人。

晏几道这首词之以是能够随处颂扬,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或许便是由于他写出了有情人的共鸣。
对付这首从开篇美到结尾的情词,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