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
这首诗没有描述详细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墨客隐居山间时清闲得意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墨客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墨客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析:
此诗想像奥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冶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东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以为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墨客并不看重用浓墨重彩描述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活气、活力,点染着墨客自己散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墨客采纳象征手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肚量胸襟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淳厚,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每每以面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恰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赏析: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致,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仲春的花还要红。这首小诗不但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墨客内在精神天下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嗟叹未应闲。
赏析:
墨客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役所造成的巨大捐躯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楚,但对战役并没有作纯挚的训斥或歌颂,墨客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抵牾面前,墨客,征人,乃至读者,很随意马虎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贤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随意马虎产生的。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颂景物,而是借景抒怀,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墨客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抚慰,彷佛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正好在这里,墨客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间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墨客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斥在整首诗中。全诗彷佛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过去的神仙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瞥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面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墨客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面远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代: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赏析: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朋侪拜别,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
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行,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朋侪,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朋侪的身边。朋侪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凌乱而无际。
《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目前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赏析:
表面看来写的是墨客在外地为官,境遇艰巨,实在写景即是抒怀,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正所谓,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愿,古来材大难为用,将登太行雪满山。
更多经典古诗词请关注@诗词精选
#一起来背古诗词##明清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