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子不失落足于人,不失落色于人,不失落口于人。
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礼记·表记》

译文:君子的举止要不失落体统,仪表要保持持重,言语要谨慎,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
以是,君子的外面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

感悟:此句意在解释做人要谨言慎行,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活,也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这既可以避免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也是君子的个人教化。
事情的成败得失落,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

2. 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礼记·祭义》

礼记10则名句让自己及孩子有效掌握措辞的艺术

译文:一开口说话而不敢忘却父母,因而不说毒辣伤人的话,也就没人用忿恨恼怒的话说你,然后才能做到不辱身体,不让父母蒙羞,这样做可以说是孝了。

感悟:曾子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若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若何对待你。
对别人恶言相向,别人也会如此对你,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更是不“孝”的表示,古人认为轻“身”便是轻父母,轻人伦,辱“身”便是辱父母,辱先人。
因此说话之前先想到父母,不要放荡言行,这不仅仅是个人教化的表示,更是“不羞其亲 ”的哀求。

3.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必须首先要表示诚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感悟:开口说话,是一件最大略不过的事,但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彷佛就不那么随意马虎了。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只有言而有信,言行同等,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如果得到他人的信赖,那么纵然是在蛮荒陌生的地方也会行得通;如果说话不忠实信实,行为不恭敬实在,便是在本乡本土,也处处受阻。
信用是一个人内心诚挚的外在标志,也是成大事者必须坚守的主要品质。

4. 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礼记·曲礼下》

译文:礼尚谦,若多人同侍父老,父老向众人发问,侍坐者当先看看周围,待他人来回答,不宜率然抢先回答,要察言观色来对答。
少顷,若终无人说话,再来回答父老的问题。

感悟:言由心出,智者慎言,该说则说,应时而言。
在与父老说话时,如果还没有轮到自己说话,不要急着先说,这是极其不礼貌不恭敬的行为,也是浮躁轻率的表现。

5. 侍坐于师长西席,师长西席问焉,终则对。
《礼记·曲礼上》

译文:侍奉师长西席,如果师长西席问话,一定要等师长西席问完,再回答。

感悟:不要打断师长西席的话,不要插话。
同样,在与别人互换时,出于对对方的尊重,最好不要主动打断别人。
孔子曾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与人交往,对方没说完就打断别人抢先说,是浮躁;该自己说了还不说,是遮盖;不看对方神色就冒然说,是“眼瞎”。

6.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译文:处于一定的职位,而没有在那个职位上提该当供应的见地,是君子就应该感到耻辱;有那样的辞吐,却没有那样的行为,是君子就应该感到耻辱。

感悟:这几句话多用于解释处于一定的职位就该当有符合那个职位的言行。
也可用于讥讽居于一定的职位而不称职的人。
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便是言、行的问题。
有些人总喜好把话说得很大很满,但总是缺少行动,更没有结果。
古人非常鄙视这种人。
我们生活、事情中,宁肯把话说得朴实、谦逊,也不要自夸。

7.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礼记·曲礼下》

译文:朝庭之上,言动都要合理。
官、府、库、朝,都是办公场所。
在相应的办公场所,就要评论辩论所应处理的事务。

感悟:一个人不能调皮,但要圆融,说话要随机应变,因时制宜,一个有教化的人,跟不同的人发言,其主题都要符合对方的身份,所谈都是合乎道理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对方受益。

8. 公事不私议。
——《礼记·曲礼下》

译文:不要在私下偷偷地议论公事。

感悟:有口不以私言,公事当公议、公办,如果私下议论,则有奸邪谋私之嫌疑。
公事私办不可取,同样,言其所当言,“公事私议”同样不是智者所为。

9.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因此生则不可夺志,去世则不可夺名。
——《礼记·缁衣》

译文: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以是活着的时候志向武断不移,去世了往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感悟:言与行是人主体活动的两种办法,而措辞又是与人沟通互换的最直接手法,《诗·大雅·抑》中有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白圭的斑点可以磨掉,而说出口的缺点无法挽回,以是说话必须要慎重,不能天花乱坠,而要因时因势,实实在在。

10.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德行的人谨慎说话,看重干实事,说到做到;风致低下的人妄语妄语,抢先说大话,说到做不到。

感悟:人们常说“小人话杂而虚,君子话简而实”,老子也说“轻诺必寡信”,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言不辩,辩言不善”。
巧辩和饰美会侵害言语的真实和诚信,不是正道所为。
“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不是由论辩和相互驳诘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志之人要服膺于心。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