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题目
许多诗歌的试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朋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个“送”字,解释此诗表达的是惜别之情。
2、看意象
有些诗歌没有点明情绪的字眼,而是借助意象,便是融入墨客思想感情的“物象”,借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种意象也就有了分外的象征意义:
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鸿雁”、“玉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花残”“杜鹃”、“子规”令人伤感;“松”、“菊”、“梅”象征坚韧、高洁之品质。
3、看关键句
有些诗歌,墨客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点明诗的情绪。捉住关键词句每每能快速把握感情诗歌基调: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宅情”一句,由“故宅情”一语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暗示了对亲人美好的祝愿之情。
4、看作者
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不雅观点、艺术主见、作品风格,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思想感情要遵照的一条主要原则。
比如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等。
5、看背景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墨客所处的时期不同,表达的情绪也有异。
比如在宦门中终年夜又嫁入宦门之中的李清照,她从前生活是充满情趣,充满了欢声笑语的,以是,她的前期词作的基调因此轻快明丽为主的,如《如梦令》、《醉花阴》;后来靖康之难,李清照国破家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命运的剧变导致词作的内容也随即发生变革。李清照的全体词风多了份沉重,少了份轻快,如《 武陵春》、《清平乐》、《永遇乐》充满了凄伤的腔调,哀婉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