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宋两朝的文人墨客来说,无酒不成诗词,是对他们创作空间的最真实写照,有酒缸才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酒缸是华美辞藻的出身基地和爆发源泉。墨客饮酒的最高境界不是醉饮,而是共饮,劝同餐之人一起欢饮,和诗友酒友不醉不休,才是饮酒之人的情致所在。
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的虚劝,看似是劝朋友多喝几杯,但实际王维并不愿看到醉醺醺的朋侪兀自远去;白居易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邀劝,在大寒之下还能想起来的朋友,绝对是真情;李白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喜劝,只要有酒,只要有陪客,管他哪里是故乡!
不过大家须要理解唐代的酒的真正含义,那时候的酒并不像现如今的蒸馏白酒度数那么高,它属于曲酿发酵酒,也便是9到18度的样子。以是李白的“会须一饮三百杯”,或者是“一杯一杯复一杯”,此等豪迈实在犹如饮水,顶多算是轻微带点味道的饮料而已。此酒当时喝了没啥事,但后劲很大,这也符合李白酒后写诗的特点:微醺才能引发创作激情,而绝对不是大醉。
李白嗜酒如命,李白写诗超狂,然而小解无意间却创造了一位更加狂躁的酒鬼,他写下一首著名的劝酒诗流传千古,至今都是酒桌上的常用劝酒词,而且这台词不仅可以劝酒,更可以看出这位酒鬼的千年狂气!
《自遣》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落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目前有酒目前醉,嫡愁来嫡愁。
诗文大意:有机会就放声高歌,累了就安歇,管他多少忧闷多少怨恨我还是乐悠悠!
本日有酒本日就来个酩酊大醉,来日诰日的烦恼就等来日诰日再去考虑吧!
这首诗是罗隐在多次政治失落意后的颓废之作。要说这罗隐那叫一个晦气,生活在晚唐阴郁环境下的他,纵然有才华万千,却始终得不到认可,十举进士而不第,连续的打击让罗隐失落去了对大唐所剩仅存的信心,于是他化失落意为愤怒,写下了这首狂诗。
那么这首诗究竟狂在哪里呢?为何说比诗仙的狂句还要厉害?
我们读李白的句子,每每会得到一种浪漫的情调传染,不论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大胆,还是“仰天算夜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孤傲,乃至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煞气,无不透露着十足的浪漫色彩。
大家都知道那是李白吹的牛,大家都知道这便是李白,而且大家都能从中受到启示和鼓励。李白的狂是带着精神营养的狂,是能够捕获时期胜利的狂,是奋发向上的狂。
而罗隐这首诗则不一样,与其说这是一首醉酒诗,倒不如说这是罗隐在耍酒疯!
我们读不到正能量,反而都是愤世嫉俗的哀怨。罗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受外物的任何影响,全然活在自我的内心天下里,本日有酒本日醉去,至于来日诰日的面包,就去他的吧!
李白心中仍对大唐有崇奉,仍对入仕为官心存希冀,而罗隐则将这些都放下了,他希望的只是洒脱的活下去,而大唐王朝的命运他不关心,他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出息和光明的天下,以是罗隐输了,输给了时期一杯醉人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