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如果唐诗难度有排行榜,
你认为哪些诗会上榜?
//
“难背诵”
//
1
随意马虎背错,记串词
总有那么几首诗词,背着背着
就背串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江城五月落梅花
四月之后是五月,没毛病
,然而……
前半句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后半句自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野尽”、“平野阔”
“大江流”、“大荒流”
李白和杜甫不愧是cp
写诗用词都能想一块儿去~
第一句出自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二句出自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是杜甫从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四川乐山)、榆州(重庆)至忠州(四川忠县)途中所作。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这两句诗,该不是写的同一个场景吧……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句出自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二句,还是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流”
第一句出自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第二句出自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节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
第一句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模糊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美男何处教吹箫。
第二句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节选):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
念起来很顺口对不对?
实在这也是两首诗里的,
而且“主角”都是白居易……
前一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正解是: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后一句则出自元稹写给白居易的一首诗《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归雁洛阳边
归雁入胡天
第一句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二句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篇幅太长
根本背不下来
比如语文教材中的《琵琶行》,
是白居易名作全文616个字,
当年背诵它的时候有没有畏惧?
当然,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长恨歌》全文840个字,
而且叙事情节更为繁芜,
背诵起来难度更大……
(篇幅太长,
//
“生僻字难读”
//
有那么一些诗,
觉得作者是在故意难为我们
随随便便,洋洋洒洒……便是一堆生僻字
比如下面这两首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
(节选)
韩愈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专横塞鲜繁。
满眼看去……基本上都是“陌生字”
还有李白的《蜀道难》
那些放在文章里认识,单独拎出来
完备不认识的字……
《蜀道难》全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去世,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侧身西望长咨嗟!
实在吧,流传下来的作品
极少有生僻字的
纵然我们现在不太懂的诗,
在当时若广为流传
也一定是普通易懂的
//
“难明得”
//
和前面的生僻字不同
有些唐诗
字倒是都认识
便是吧……不知道作者说的是啥
读无缺像明白,又彷佛不懂
莫名纠结……
实在诗和词一样,开始都是唱的,
以是普通易懂,
逐渐地文人加入进来,
诗和词到后来大多不能唱了,
变成了“徒诗”,意思是不入乐的诗。
emmm……
于是有些诗就不那么“普通易懂”了
《金铜神仙辞汉歌》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喷鼻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眼珠。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奥深厚动听;形象光鲜而又变幻多姿。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善,刚柔相济,恨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
嗯……除了李贺,还有位大佬,李商隐,出了名的喜好用典(也是读书少看不懂系列)……
李商隐最难明得的诗是《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喷鼻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候,白头吟望苦低垂。
这首诗,读来佶屈聱牙,像是某位不有名墨客绞尽脑汁写出来的。然而它的作者是杜甫。
人说老杜作诗,无一字无出处,这首诗也不例外。首联昆吾、御宿、紫阁峰和渼陂都是现实地名;颔联鹦鹉粒和凤凰枝,为倒装;颈联相问出自《诗经·郑风》;尾联彩笔出自《南史·江淹传》。
说难为人,老杜从来不输谁!
//
“标题难”
//
这世上有一种神奇的诗
题目比正文还长的那种
也不知道作者写的时候在想啥
怕不是走神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兵戈后,骨肉流落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这个标题,
不过是为了更好解释和流传,
实在它的原题目很长……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撤除标点符号,一共是50个字,
算上标点,是59个字……
在唐朝,
这首诗能率先写出如此长的标题,
切实其实是第一标题党!
!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敕令妻怒将加质问白亟以诗谢云》
唐·李白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李白的这首诗的标题是30个字,
比正文多出了整整10个字……
而杜甫和白居易,算是唐代墨客中
最爱“标题党”的作者了
比如下面这些标题:
杜 甫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朽迈,驻马望千门。
《得舍弟不雅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行李合到夔州,悲喜相兼团圆可待,赋诗即事情见乎词》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
乱难生有别,聚拢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
老身须叮嘱,白骨更何忧。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喷鼻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嵚岑婵娟,宛有尘外数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喷鼻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君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道》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
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
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君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道》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
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
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白居易这首怀念两位逝去石友的诗作,
用长标题详细记述自己和两位石友
最初的相遇、相知、相识,
用了57个字才完成标题。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异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还是那个
爱用《无题》作标题的李商隐吗?
忽然来了一个47个字的巨长标题
仿佛看到了假的李商隐……
如果唐诗有难度排行榜
你认为哪一首最难呢?
唐诗算什么,
最难的不应该是《离骚》吗?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你的不雅观点
(素材来源: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逐日一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