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读了这一段话,真的以为颇为受益。曾国藩的家学功夫真的是严谨。我们如果能听进去,然后时候提醒自己去遵守,那真的对我们的发展很有帮助,现在分享给大家看一下。
原文
六月廿日接六弟五月十二日书,七月十六接四弟、九弟五月廿九日书,皆言忙迫之至,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即县试案首前列皆不写出。同乡有同日接信者,即考古先生长西席,皆已详载。同一折差也。各家发信,迟十余日而从容;诸弟发信,早十余日而忙迫,何也?且次次忙迫,无一次稍从容者,又何也?
甲三读《尔雅》,逐日二十余字,颇肯率教。六弟今年正月信,欲从罗罗山处附课,男甚喜之!
后来信绝不提及,不知何故?所付来京之文,殊不甚好。在省读书二年,不见上进,男心实忧之而无如何,只恨男不善教诲而已。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自满。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自满足为要。
译文
我于六月二旬日接到六弟五月十二日的来信,七月十六日接到四弟、九弟五月二十九日的来信,都说自己很忙,信中只有寥寥数语,字迹也很潦草,乃至连县里考试的案首和前几名都没写出来。
同乡有同一天接到家乡来信的---便是考古先生长西席,都逐一详细阐述下来。同一个信差,各家发信,有的人家晚十几天却很从容;反不雅观诸位兄弟们发信,早十几天却劳碌无序,这是为什么么?并且每次都是匆忙紧迫,没有一次轻微从容清闲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
甲三开始读《尔雅》,每天读二十来个字,颇肯受教。六弟今年正月来信时说,想到罗罗山那里学习,我很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来信再也不提及这件事。所寄来的书信,写的也不是很好。在省里读书两年,没见什么上进,我心中实在忧虑,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恨自己不善于教诲。
想要有所进步,首先要戒除心中的骄傲习气。腹中没什么才华却夜郎自大,这才是做坏事的。
四弟、九弟虽然没咋上进,但也不自满。请父亲大人教导六弟,要以不自满为第一紧要的事情。
现在说
现在我们很多人每天喊着很忙,看起来也是匆匆忙忙。但末了一总结却没干出什么实际成绩。说句不好听的便是:能力不敷,以是搞得长期加班,最可悲的是,不知反省,反以为荣。
碰着事情时,我们要有从容的心态,有操持,有思路。不能懵懵的一头扎进去,弄半天,不知道忙个什么以是然。
要做到忙中有序。
然后,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将大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去攻破,不能三天捕鱼两天晒网的。
然后在这份信中,曾国藩还看出了六弟曾国华的一大弊端,也是我们很多人该当鉴戒的一个习气:骄傲习气、夜郎自大。
我们知道曾国华非常聪明,却很自大,末了刚而易折,甚至命丧军中。
曾国华心中满腹经纶,尚且如此,反不雅观我们现在很多民气中、腹中空空,却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习气。这样又怎能成事。
时候服膺戒盛、戒满、戒傲、戒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