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千首诗中这首被认为最烂引网友集体模仿却不敌高僧仿得妙

对付这首诗,众人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人捧为神作,这可不是今人的盲目崇拜,《批点唐诗正声》、《唐诗别裁》等多部古人评诗专著,都视之为佳作,说它是“好句美意,放之又放,达之又达”。
也有人直接说这是李白平生千首诗中最烂的一首,写诗语忌直,意忌浅,哪有人像他这样,以自己的名字开篇,又直呼人家汪伦的大名,而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比喻,在他们眼中也算不得有水平。

但不管到底是神作还是烂诗,这首诗都是年年入选小学教材之作;不管怎么说,它都流传了千年。
由于写得够有特点,更是曾引起过网友的集体模拟,虽然个中有恶搞之作,但也有不少颇为有趣的,比如:

本日乘车要远行,忽闻车站踏歌声,铁路绵延千万里,不及小明送我情。

这首诗的普通程度,确实是小学生彷佛都能随口编上几句,虽然水平不高但也算是能表达自己的心境。
但这些模拟之作,都不敌近代的一位高僧之作,他硬生生地将其改成了一首动听肺腑的情诗。
这便是来自苏曼殊的《本事诗》。
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

《本事诗》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苏曼殊是近代有名的学者,翻译家,墨客,16岁在广东削发为僧。
其生平所作颇多,文学上在当时少有人能与之相相提并论。
在这首诗中,苏曼殊写的是自己的心上人,写得可谓相称肉麻。

一、二句写对方坐着为自己吹笙时的样子,女子此时正是桃腮檀口,楚楚动人,而最让民气动的却是她眼中无法言状的怨意。
她在恨自己,或许是爱郎久不来与自己相会,或许是他的身不由已。
李白曾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经典之语,苏曼殊此作正是异曲同工之妙。

三、四两句则是对李白诗最直接的模拟了,李白说潭水深千尺,他改成了瀑布高千尺,都是为了表达对方的一片深情厚谊,李白写的是交情,而苏曼殊写的是“未及卿卿爱我情“的爱情。
你墨客未直呼女子之句,而是用卿卿替代,这是恋人间的特定称谓,比起李白用汪伦二字更多情。

关于《赠汪伦》的争议还会一贯在,但诗仙的魅力却丝毫不减,未来可能还会有不少模拟之作,但是真的能超越原作怕是很难。
苏曼殊这首诗大家以为仿得如何?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