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美秋水古诗词五首:秋水无痕清见底,古木霜飞落叶红

节气霜降之后,冷空气霸占雪岭高原,诸多河流的源头,冰川结冰,流水锐减,而在中下贱,由于海洋气团逐步退出大陆,降雨减少,江河湖泊此时都水位低落。
此时晚秋的水,由于水流和缓,气温降落,空气明净,多呈现出一种明镜一样的静美,就算是流水,远看如白练,近看是清湍,别有一种另类的晚秋风情。

由于在早秋和仲秋,河流还常常会有大水,庄子的《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种肆虐的大水场景,在晚秋之时是很丢脸到的。

说人的眼睛 ,明如秋水秋波,指的是晚秋之后的秋水,由于安静,明丽,深邃,带着些微寒意。

晚秋秋水诗词五首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让我们欣赏几首古诗里的晚秋秋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落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杜甫《南邻》选录

47岁的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先是投奔唐肃宗,他为人迫切,又逢浊世,很快被肃宗嫌弃,贬到华州当参军。
但是此时安史之乱的战火已经逼近他的老家洛阳,杜甫没有办法,带着妻儿长途跋涉,先去了甘肃,然后又转到四川,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郊野建了一座草堂。
这草堂不复现在的富丽,便是按照当地最普通的屯子的民寓所建,茅草顶,木板竹篱墙。

杜甫在经由浊世颠沛之后,还是很满意这个立足之所,草堂边栽种了蔬菜和果木,虽然日子清寒,但是四川此地地气腴膏,邻居淳厚,而且靠江边很近,春天赏花,那是黄四外家花满蹊,千多万朵压枝低。

那么晚秋时节,江水回落,这里又是其余一番清美的秋色。

那碧绿的秋江,已经不再是彭湃澎湃的气势,而是悄悄流淌,竹篙点水,乃至可以触到底,而田舍的野船,带着秋收的果实来来往往,小船只够两三人的容量,燕子舟轻,从翠竹外划过。

水落沙出,是那种被水淘净的白沙或者黄沙,晚秋的玉轮,悄悄升起,有南边的邻居过来打呼唤,好一个宁静的山区桃源。

杜甫写这首诗时,心情大好,也留下了四川巴山蜀水动人的晚秋风物。
只是他没有估计到这里的山雨秋风,切实其实如妖孽,那是后话。
在茅屋还没有为秋风所破时,这里的晚秋明丽清新得如画,让人动容。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模糊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景致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宋朝·贺铸《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晚秋适宜登高望远,看山河景致,哪怕是在山村落附近不高的山顶上,在明丽的斜阳里,看远方,你不能忽略的便是那平缓明澈的秋水上,荡漾着斜阳金色的光辉。

那水色和斜阳相互照料,更增长了秋日金色的流光。

那么远山秋林,就算不是黄叶满林,也自然在视线里涂抹了秋的金色,让这里更加安详。

果真,那山林间模糊的村落,迢遥穿过空气的河边妇女的棒槌声,更带着人间烟火的味道。

影象里曾经也有过近似的觉得,那是和朋友曾经在晚秋的楼头,醉看秋色。

只是现在他身居村落庄,无法将这里的美景说与故人听。

一种想分享却又苦于不能速达的遗憾,只好写在诗里,想必他的朋友看到,也恨不能插上翅膀飞来,一起沉醉在这秋水刺目耀眼的金色光芒里。

“秋水无痕清见底。
蓼花汀上西风起。

一叶小舟烟雾里。
兰棹舣。

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

笛声吹彻云山翠。
鲙落霜刀红缕细。
”宋朝·谢逸《渔家傲·秋水无痕清见底》

此时秋水回落,不见潮起潮落,反而远看如一壁镜子,而且秋水见底。

这样的碧波,倒映着青山蓝天,更加美如碧玉吧。

不过山区的小气候也很难说,有微微的西风吹动岸边的蓼花,这是山雨将来的架势。
但是此时最适宜钓鱼,由于鱼儿缺氧,每每浮在近水面。

你看那小小渔船,在微风小雨里驶入湖中,我晕,连钓鱼竿都用不上,直接柳条当绳,穿起两条肥肥的鲤鱼。
这鱼是有多笨,还是这渔夫的眼睛和手,有多准?

那得意的笛声,回荡在被层峦叠嶂包围的湖面上,仿佛山色更加苍翠。

那船舱里的人也没有闲着,手起刀落,迅速新鲜的鲤鱼就变成了一盘菜了。

这些场景都是在湖面上进行的,让人想起漓江山水,南国风光。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

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

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

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

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

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宋朝·宋祁《溪上·溪上玩秋水

那么这是山区的溪水,此时自然很少有山洪,河流自减,反而溪水清清,动静合适。

山中的溪水,实在比平原的状态要多,流到有落差的地方,形成瀑布,在平缓的地方,成为深潭,或者溪流。
但是这些都是可控的。

一阵秋日的山风吹过溪水,沉着的水面上,也有粼粼的波浪。

在这里,可以垂钓,可以野炊。

大约这样安谧的景致,加上酒水的微醺,使他由由然,居然由一水,而生出浩然的沧海情怀,难道是想象李白一样,通过面前的水,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沉着的秋水使民气境静爽,神思辽阔是真的。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秋水正是看起来静,实际包含和孕育着万千变革,很随意马虎在一水之边,联系千江万水,海纳百川。

虽然他的沧海情,来得这样迅速,但是我还是表示理解。
由于人类失落去遐想,天下将会若何?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明朝·憨山大师《山居(七首)·其一

·憨山大师 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和其他僧人的不一样,便是将释道儒三家合一,以是他的禅诗非常有中国古典的美学气质和人间气,没有普通禅诗那种神神叨叨。

那秋日如镜子的湖面倒映着天空,也收纳着此时天地间的寒气,和天空互为照映。

那古树上的寒霜,让树叶和落叶分外的鲜红。

这秋深的山里,霜落石桥,人迹罕至。
但是在白云深处,有着寺庙烟火。

这诗的风味很有唐诗的味道,也有着崇奉的武断和人间的情怀。

杜牧是白云生处有人家,他是白云生处有庵堂。
而这个庵堂并不大,秋深了仍旧显不出巍峨的外表,那是真正践行苦修的人。

然而这里又可以觉得到那平稳的生命的气息。
那是他的住所,他的欲望,他的生命,他的慈悲,在这晚秋的秋水冷山上,犹如温润的心火,持久燃烧。

静美,寒冷,纯粹,却又温顺。

看到这么多晚秋秋水的诗,你也来一首,写写身边景,一沙一天下,一水一天国。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