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藏归程记

廓尔喀横逆,余以桌司督办粮饷。
大军奏凯,于癸丑五月二十五日脱然就道。
鸡鸣而起,策马东旋,各牧令候送河滨。
匆匆揖别,遂乘皮船径渡,稳放江流,于波涛中顷刻即登彼岸。
朝暾初上,风日晴佳,碧草黄花,殊不荒寂。
入菜园稍憩片时,午间抵德庆,因与承不雅观察同行,即在碉楼小饭。
越日晓征,山路多寒,绝似深秋景象。
约三十里至占达,青裸绿麦,一望无涯。
沿途村落妇番民,共相力作。
又三十里至纳木,田亩更佳。
定居吹仲庙中。
寺极宽敞,所奉佛像,皆式样狰狞,屋檐排架弓矢刀矛等兵器。
吹仲如内地巫师,蛮家奉若神,统统休咎,尽取决也。
少间喇嘛吹仲落桑汪敦来见,年约三旬,人颇文秀。
洵知娶有室家,生子即传其业,询夷俗也。
越日由墨竹工至仁进里“,道路较长,几及百里。
越日,仁进里动身,自藏一起,俱系循河行走。
至乌斯江,一派西流,询亦藏河上游也。
新涨初生,势极浩瀚,由此取道东行,晓抵维达。
童山濯濯,风景荒凉,仅有败屋数椽,塘兵及番妇数人而已,此外别无寨落,购买颗粒俱难。
幸人有裹粮,马有野草,藉以度此寒宵。
越日上鹿马岭,未及数里,四望重阴,雪山层选,寒风砭骨,伯仲俱僵。
五月秒,不啻三冬。
下至半山,景象稍暖,草木丛生,渐行渐入佳境。
凝芳积翠,山色顿觉改不雅观,为西藏以来所未有。
越日至顺达。
沿途山色颜佳,茂林深密,百鸟争鸣,如一起笙簧,呖呖可听。
晚登碉楼远眺,见夕阳芳草,牧马成群,嫩绿丰肥,足资刍袜。
越日密雨绵绵,石头路滑,中”有山径,宽仅二尺许,绝壁连云,势极险厌。
过此即系江达。
当面一山,群峰苍崖,绝似黄大痴笔意。
至行馆。

越日天晓,尚霪霖不绝。
峰岚合沓,云气蓊然,或锁山腰,或覆山顶,于飘渺中策马而行。
沿河弯曲,水势又见西流,应亦藏河东派,山重水复,未能一溯其源。
行六十里,即在林多喇嘛寺住宿。
楼高百尺,万山俱在目前,树色岚光,苍翠欲滴。
越日雨势连绵,不过五六十里,即于常多住歇。
四山壁立,风景荒寒,绝无栖止之所。
仅有黑帐房一所,又复褴褛欹斜,不敷以庇风雨,兀坐半宵,未明即行。
上瓦子山,势极嵬峨,一起俱系碎石粗沙,形同瓦砾,意即瓦子山所山名也。
山顶石径陡险,积雪尺余,凛冽寒风,砭人肌骨。
过山,马不能下,随改换肩舆,令蛮夫十余人,牵马于后。
建领之势,犹觉足不能留。
下不雅观一片茫茫,云气如海。
途次窝咱塘,日已向暮。
次拉里山,迤逦而上,道尚宽平,惟到顶峰亚,高入青冥。
下坡,路险而长,径反而曲,傍晚抵拉里旧台,屋宇整洁。
山程跋涉,业已经旬,马亦间有疲倦者,又值大雨连宵,积雪层峦,虽狐裘重选,犹觉寒气逼人。
少住一日,至擦竹卡,遇雨更大,仅止土屋一间,聊资休憩,坐以待旦。

起过鲁公拉,为西藏第一名山。
路径绵长,砂石纵横,与瓦子相等。
至半山,则巨石山岩,乱流奔溢,人马均无著足之处。
有雕犬如鹤,啄食倒毙人马,见人亦不惊,数十为群。
行百里,至多洞。
本系一站,缘柴草俱无,不能止宿。
复策马至甲贡,途间山色绝佳,苍翠相接,路亦稍平。
闻前站阿南多,更胜于此。
越日,整装过鹦哥嘴。
有巨石横踞道旁,尖矗于外,故以为名。
径极陡窄,虽设有危栏,而步辇儿甚险。
两峰山势雄奇,劈斧乱柴,各成其妙。
又有古柏万株,群木森列。
浓阴积翠,蔽日千霄,弯曲迂回,如行深巷。
中间奔流急湍,声若惊雷。
绝壁之上,瀑布飞悬数百步,喷薄如雨。
过危桥七道,抵阿南多。
小住安歇一日,拟行两站,午间抵大咱窝,至浪吉宗。
晓起趱行,皆砂石。
过插拉松,即系上坡。
行二三十里,遥望丹达,雪峰并峙,中路影一条,盘旋而上,陡险非常。
有雪城数仞,壁立如墙,或遇风狂雪化,每每被其倾压。
山下丹达神庙,最称灵应,人过必祭赛。
瞻谒神祠,庙貌重新,规模宏敞。
这天抵站后,忽有十数马,委顿不食,不知何病。
询之蛮人,云系误食醉马草,当令人针刺,数匹倒,毙两匹。
由丹这塘动身,道路平坦,裸麦青葱,寺院碉房,亦皆修整。
次大坡,势极嵬峨。
次赛瓦舍,高下五十余里。
次忠义沟,路径亦与赛瓦舍相类。
次硕板多,有大喇嘛寺一座。
该处本有都司一员,近改驻后藏,仅留千总防守。
这天行六十余里,住紫泥喇嘛庙。
殿宇宏深,即万人亦多余地。

古文探奇由藏归程记  林椎

由紫泥至洛隆宗,为口外丰美之所。
由洛隆宗行数里,即入谷口。
万山夹峙,中隔一线河流,翠岭苍崖,岚光合沓。
沿山弯曲而行,地转峰回,别有天地,为所遇第一佳处。
暂休,登别蚌山头,松树连云,随下马坐树根,心目一爽。
抵加峪桥,过麻利山,至瓦合寨。
由此上山,虽不甚险陡,而道路绵长。
有干海子一处,闻当年总镇带兵驻此,大雪连霄,官兵五百余名,尽行压毙。
这天至恩达塘,历阎王编。
巨石临崖,峻峭逼仄。
其无路处,驾一偏桥,偶一失落足,与鬼为邻。
号曰阎王,河不诬也。
至梭罗桥,山两旁,皆良田,无隙地,弥望青葱,内地秋稼之佳,亦不过此。
中间老柏成林,实为胜景。
过次角山。
过俄落桥。
过擦术多,该处为前藏至打箭炉适中之地。
大桥二道,一通云南,一通西炉。
上有喇嘛庙,屋宇极多。
下有土城,俱系官兵驻扎。
城外寨落甚稠,滇民贸易者不少,真口外一大都会也。
憩二日,午刻动身,至孟普山,风景亦佳。
小住炮墩,出门,上窟窿山。
下山里许,巨石横披,势颇奇峭。
中有石孔,透石穿云;旁有石门,透风姿水;别的亦多小洞也。
行半日,山色不同,雄伟山岩,山如积雪,遥望番寨山田,已抵巴贡。
弯曲欹斜,直同鸟道。
至王卡,高下均极陡峻,非土非石,一望黑沙数里。
有大溪一道,名老龙沟。
水势略为加长,行人阻绝。
至噶噶,赶至昂地,时已向暮。
风雨骤来,衣履沾湿。
按站应住乍丫。
平明上山,行过一沟,与老龙沟相等。
出息山水涨发,探有别径,随复登山。
景象凝寒,山顶雪深数寸。
绕道至雨撒,系新开羊肠一线,险仄之处,备极困难。
抵暮,始到乍丫。
住一日,明晨就道。
水势浩瀚,河分三股,中流尤深,人马均从惊 涛骇浪中行。
又过大桥一道,方登彼岸。
波折七八十里,抵洛家 宗,自是行路较平坦。
过陉达河,深处几没马背。
三十里系阿 图,又十三里系石板桥。
由黎树塘过河数次,至黎树山。
当面玉 峰危峙,与三爱巴地界衔接,向为夹具(即盗贼)出没之所。

至大具暂休片时,抵江卡,泥深尺许,普拉改换牛马,傍晚始至古 树塘,建有行馆,门列老树。
越日至南墩,路通滇省,卖有普茶等 物。
晚住莽里,过空子顶,绿树成荫,野梅成熟,从人摘食,味 甚酸,亦可望而止渴也。
历竹巴陇,次公拉牛谷渡,上坡过茶树顶,入巴塘,居然内地风景。
寓舍前有柳树一株,倔曲歌检势极奇古,殆百年物。
遂由奔搓木上大锁塘,次松林口,低三物塘。
行至雪山,约八九十里,景象凝寒。
又自二郎湾历喇嘛亚,山形峭削,色杂青黄,壁立如屏。
松杉万株,层层选翠,干诸山另具一格。
由喇嘛哑行,正当刈割之际,寨落衔接,内有八角战碉一 座。
二十里至喇嘛尔塘。
一起空山荒寂,树木惧无。
又数十里,至滥泥塘。
登山,景象极冷。
山头有干海子一处,人语马嘶,风雹立至,半晌方停,亦属怪事。
又行三十里,至黄上冈,地、颇平旷,各山竟似碎瓦乱砖堆积而成。
计程百里,抵公撒塘。
景象寒冷,围炉而坐。
至裹塘行馆小住,往喇嘛寺瞻玩。
寺倚层峦,梵宇琳宫,高下层选,僧徒三千六百众,为大丛林。

又六十里,至火竹卡。
由千把岭历坡岭、翦子湾,一起树禾丛生。
浓荫交阴,参天蔽日,如在翠幄中行。
而曲径连云小桥跨岸,风景绝佳。
四十里至河口,水势奔驰。
船从惊涛急湍中顺流而下,浪头飞溅人舱,骇民气目。
到寓后,随步游览,旁。
有小阁两层,供奉不雅观音大土”。
相连即系平台,波光山色.悉在目前。
越日路径颇平,至八角楼,历卧龙石,多系平原丰草。
至东俄洛,人稠寨密,几与内地相同。
薄暮抵阿娘坝,至提茹,道路亦皆平坦。
过上折多,山势嵬峨,积翠凝芳,借榻一宵。
行五十里,即至打箭护,行馆颇为富丽,铺陈亦极光鲜,即锦官城之官署人家,亦不能有此丰硕也。

作者简介

林椎,号西崖,生卒年不详。
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成都知县。
五十六年(1791)任四川盐茶道。
抗击廓尔喀人侵时,其在后藏督运军粮有功,升按察使,授布政使衔。
其父原为清大臣福康安的家仆。

西藏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虽地处雪域高原、迢遥偏僻,但与中原公民长期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联系、交往。
文章记载了作者随朝廷重臣福康安平定边乱之后,由拉萨返回四川康定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对高原特异的风光、藏族传统风尚等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新奇的世.界。
在写景方面,作者重点突出高原的特点。
如:“朝暾初上,风日晴佳,碧草黄花,殊不荒寂”,写出了清晨的清新俏丽。
“晚登碉楼远眺,见夕阳芳草,牧马成群,嫩绿丰肥,足资刍秣”,写出了畜牧之盛。
上席马岭,重阴、雪山、寒风,“五月抄,不啻三冬”;而下至半山,则景象渐暖,草木葱茏,到处凝芳积翠,山色顿觉改不雅观;形象地描述出高原雪山的立体式景象特点。
在人文景不雅观方面,也新奇新奇。
如:渡江皮船,碉楼;一起寺庙辉煌宏丽,可见藏民宗教崇奉之虔诚;占达村落青稞绿麦,一望无际;吹仲庙喇嘛文雅清秀,如内地巫师,娶有室家,生子可袭其职等等。
阅读此文,缩短了历史,缩短了空间,使我们能在作者的先容中,理解二百多年前康藏高原的风土人情及藏族兄弟残酷的文明。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非常感谢您关注@中国好诗词!
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回答微信或发送邮件到:27415827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哀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殊哀求),同时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想法,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好诗词 欢迎订阅

如果您以为文章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请关注@中国好诗词,微旗子暗记:qq27415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