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城西北五公里处有一座山名曰:北屏山,它东和大黑山遥相对望,南与笔架山相连通往浩瀚的金州湾,此山来历无从考证。金州西邻渤海东接黄海。地处辽东半岛南部是通往大连的咽喉地带,从舆图上看也是辽东半岛的蜂腰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内北有北屏山、东有肖金山、西有笔架山、南有黄金山,金州城的名字很有可能与肖金山黄金山有关。黄金山便是现在的南山,此山曾经也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日俄战役。百年大连千年金州,由此可见金州城的悠久历史。金州是一个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地皮肥沃物产丰饶。
古佛洞就坐落在北屏山上,通往古佛洞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公路一种是山间的小路。我是乘坐117路公交车在陆军学院下车后爬山去的,在陆军学院的西侧有一片整洁划一的红砖屋子,那里便是大连磁带厂的家属院了。穿过家属院后便来到了笔架山的山脚下,放眼向北望去一座东西走向的灰色山脊呈现在面前那便是北屏山了。北屏山海拔319.9米,山上的植被紧张是低矮的灌木。顺着山间小路径直向北大约须要翻四五个小山包远远地就能看到一个建筑那里便是古佛洞了。
北平山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朝阳洞,老虎洞…古佛洞便是个中的一个。古佛洞在明代被称为“平山佛洞”,在《辽东志,金州卫山川地理图》均有详细标注。
古佛洞有一个蓝色的简介牌先容此洞的传奇故事,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进古洞一笑了凡尘,出古洞证菩提圣果。斜上方还有古诗一首:三十三每天外天,白云里面做神仙。神仙乃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洞口上方悬有民国年间的制作的雪花石牌匾,上书“古佛洞”三个大字,虽经岁月蹉跎风吹日晒,但字体依旧苍劲有力。古佛洞坐北朝西南长约40米,状如葫芦。洞口石壁呈灰白色,宽不敷一米入口十分狭窄,进入洞内18米处豁然开朗。只见一个宽有十余米,高约六米,面积共约25平方米旁边的洞厅。
据《金州志》记载洞内原有刻凿于南北朝期间的石佛像20余尊,主佛像释迦牟尼双耳垂肩双目微睁口角上翘,神态安详的端坐在莲花之上。仔细辨别一个个很小的石像均凿于石壁之上,它们形态互异维妙维肖,在主佛像之侧石壁上有多少石窝。即为石磬,用掌击之如鼓声。洞内有泉水点落佛前,夕阳西下阳光照之,金光闪闪。古称:佛洞滴泉。
提及梦真窟,金州博物馆现收藏洞内一尊文殊菩萨,石佛像后刻有大齐天宝三年等字样。即公元553年,由此推算此洞距今至少1500年了。也有人根据雕塑风格认定此像为辽金期间的作品。
古佛洞口外原有两座石碑,一座是光绪13年(1877年)黄士林功德碑。一座是1926年梦真窟重修之文籍,石碑由原奉天省长王长江撰文。碑文记载了古佛洞的故事和赤脚大仙的传说,还有周边的地理风光。只可惜这两座石碑和洞里的部分佛像在文革期间被损毁,石碑被砸弃于山下的沟壑里。
北屏山远没有大黑山赫赫有名,也没有大黑山的奇石俊峰,更不像其它的名山大川那样商业氛围及其浓厚。这里有的只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远古意境。这里还是一个充满着原始自然风光好去处,心动不如行动。友友们还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