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将他与李白、杜甫相提,

在他短短的生平中,

勇于进取、热爱祖国的思想贯穿始终,

他是岑参

岑参最经典的10首诗词大年夜漠孤烟江南春梦读过人的都醉了

读中学时,一句“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许多人记住了岑参这个名字。

作为盛唐著名的边塞墨客,岑参的诗歌意境新奇,想象丰富,词采瑰丽,激情亲切旷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岑参的诗歌,题材丰富,有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个中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在盛唐时期,岑参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造诣最突出。

诗词君分享岑参最经典的10首唐诗,一起去探寻岑参笔下的绝妙天下吧!

1、最随处颂扬的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纭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如果没有岑参,我们可能不知道边塞的雪是这么壮美。

仿佛一夜之间,东风吹来,千树万树间像梨花盛开。

每每读到这一句,冬天的寒冷仿佛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煦的东风。

这是一首送别诗,最动人的还是末了四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大雪纷飞,骑马相送,目送着朋侪拜别,仍久久不愿反应,空空地看着朋侪留下的印迹,所有的不舍与情意都在不言中了。

我送你离开之后,又在原地待了好久好久。

2、最动人的想家诗:《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故宅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时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

纵然是铁打的男人,也有想家的时候。

岑参曾两度出塞,远在塞外的他,家是迢遥的渴望。

这一天,他又踏上了前往塞外的征程,转头看家乡,已经离了好远好远,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走在路上碰到了归家的老乡,两人都骑着马,无法拿出纸笔来陈说家书,只能匆匆地叮嘱一声:我在表面统统都好,给我家里报个安然吧!

岑参离世已有一千多年,而这首《逢入京使》依然打动人心,由于穿越千年,想家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游子在外思乡,家人愿游子平安无事,千年以来,如此而已。

3、最豪迈乐不雅观的边塞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生平大笑能几次,斗酒相逢须醉倒。

在岑参的诗中,藏着盛唐气候。

在唐以前,边塞诗多是凄凉的,而在盛唐时期,大家以保家卫国为光荣,边塞,不再只有悲哀,还有壮怀。

天宝年间,岑参要到北庭去,途经凉州,一群老朋友相送,欢聚夜饮,因有此诗。

岁月催人老,岑参和朋侪饮宴,感慨要赶紧建功立业。
宴会上时时时传来笑声,是啊,老朋友相聚在一起,怎能不大醉一场。

这是条件艰巨的边塞,这是豪迈乐不雅观的宴会,这是真正的盛唐之音。

4、最豪壮激越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玄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为边塞墨客,真正的边塞是若何的呢?岑参这样说。

边塞环境艰巨,狂风怒卷,黄沙满天,一片混沌景象。
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其实让人惊心。

在环境艰巨中,匈奴趁势发动了攻击,战斗开始了。
将军身着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撞,凛烈的风吹在脸上如刀割。

马毛上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不一会儿又结成坚冰。
两军相争,墨客信心满满,我们一定会胜利。

精准的细节,生动的作沙场面,可知,岑参是真正经历过战役的人。

真正高明的墨客,能将统统行诸于诗。

5、最悲怆的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宅》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宅菊,应傍沙场开。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
岑参随唐肃宗行军到了凤翔。

恰逢重阳节,回忆远方的故乡长安,岑参写下此诗。

重阳到了,想要应节气去登高望远,却创造无人给我送酒。
想抵家乡的菊花,此时,该当寂寞地在沙场上开放。

短短二十个字,却似一幅图画: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对长安百姓的同情,是对国事的忧虑,都在这个中了。

跟沙场联系在一起,都是悲哀的。

6、最华美的诗:《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喷鼻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公元757年,唐朝军队收复了被安史叛军盘踞的长安,唐肃宗回到长安,开始执政,在一次风雨之后,大唐重新出发。

此时,杜甫是为左拾遗,岑㟥任右补阙,事为僚友,写诗相和。

我与您(杜甫)同朝为官,上朝时共步红阶,早上随天子入朝,晚上带着皇宫中的喷鼻香气归家。

一片承平气候,可岑参对付这样的生活,又有些悲哀,他低瞥见落花,感到悲哀,举头看到高空的飞鸟,顿生倾慕。

英明的朝廷没有缺漏,谏书都稀了,有人说“稀”字表达了墨客对朝廷失落望的感情。

明明是一首赞颂的诗,却表达一种讽喻,岑参真是个中高手。

7、最超脱虚空的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屠》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屠》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天宝十一年,岑参回长安述职。
难得回长安,自是要游览一番。

他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寅诗友,出城远足,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巍然高耸的宝塔,直达天宫,如鬼斧神工,非人力可及。

站在慈恩寺塔上,看见五陵墓,那是汉代五位天子的陵墓。
他们曾轰轰烈烈创造基业,如今缄默安息在青松之下。

想到朝廷中天子年迈昏聩,外戚宦官祸国,面对着慈恩寺景,他萌生了辞官归隐,信奉佛法的想法。

当人们在现世无出路时,都会探求一个解脱,众人皆是如此。

8、最富丽的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占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758年,岑参任右补阙,与杜甫、贾至、王维为同寅。
某一天,贾至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杜甫、岑参、王维相继和唱,传成名作。

诗一开头,就从听觉入手,清晨轻寒,雄鸡报晓,春色恰好,莺儿啼叫,一片可爱热闹的春日景象。

宫中报晓催开千门,玉台仪仗拥簇着百官,飘扬的旌旗轻拂着柳枝,枝头还沾带着夜来的清露。
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会知难却步。

岑参通过视觉、听觉、觉得来写早朝的所见所闻,辞藻富丽,对仗精工,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能把命题作文写成千古名作的,岑参的才华可见一斑。

9、最感慨的诗:《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纵目冷落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物是人非是所有人的感慨。

梁园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中有奇果佳树,珍禽异兽,凡不胜数。

如此繁盛的一个园林,如今却是一片冷落。

奇珍飞禽、亭台楼阁,都不复存在,只有乌鸦飞旋个中。
梁园不复昔日繁盛,只有那庭中的花,还自顾自的开放着。

物是人非总是能让人伤感。
曾经的美好、情意不再,而花却照常开放,总是引起人的无限惆怅。

终年夜了,才会明白,物是人非是人生常态,无法改变。

10、最旖旎迷离的诗:《春梦》

《春梦》

洞房昨夜东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在盛唐,《春梦》是难得一见的旖旎诗,像极的宋词。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一天,岑参思念一位女子,他和女子遥隔湘水,无法相见。

怎么办呢?岑参有办法,他只能去梦里探求。

在梦中,只有少焉,便跋涉千里,走完了江南的千里万里,来到了爱人身边。

一往情深,也不过如此吧!

现实中见不到的人,只能去梦里见了。

从大漠孤烟到江南春梦,岑参是边塞守将,亦是长安文士。

人的生平中,不会总是只有一个角色。
岑参在每一个角色中,都写就了精良的诗作,动人心怀。

人生不易,愿你也能在人生中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如果能留下美好的作品,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