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寒具》诗曰:
纤手搓成玉数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宋·陆游《屡雪二麦可望喜而作歌》诗曰:
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
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喷鼻香。
明·李时珍《本草大纲》曰:
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捻头,捻其头也。环饼,象环钏形也。
金丝馓子
按照古诗、古籍的记载,寒具该当是流传至今的“馓子”。寒具的叫法最早涌如今《周礼·笾人》,当时泛指加工制熟后以冷食为主的干粮。后又因春秋战国期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敕令寒食节禁烟火,期间只能吃寒具,于是既好吃又方便储存的馓子、麻花之类的油炸面食品便成为寒食节各种食品中的翘首,遂被冠以“寒具”的隽誉,伴随着寒食节流传下来。
菊花馓子
蝴蝶馓子
馓子在我国广为分布,遍布西北、华北、华中、西南等地,个中著名的就有:滕州馓子、衡水馓子、济宁馓子、徐州馓子、淮安茶馓、济南馓子、阆中馓子、回族馓子。
回族馓子
鱼花茶馓
紧张食材:面粉500克、食用油、鸡蛋1个、净水
制作方法:
面粉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中心挖个小洞,打入一个鸡蛋,加食盐7克、凉水250克,用筷子把小洞边缘的面粉向里搅动,使鸡蛋液和面粉充分领悟。
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反复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盖上一块干净的布,放在一边饧30分钟旁边。
将饧好的面团搓发展条的圆柱形状,切成10小块面剂子。
取一个面剂子,把面团拉长,然后搓成筷子粗细的圆长条。
旁边手分别握着粗面条的两端,旁边手相合营高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将面条折半,端口处与另一端并齐,形成一个环状条。
重复上述动作至形成并列八根环状面条。
锅里放适量食用油,烧至7成热。
将面条移到油锅边,下端先放入油锅炸制。
待面条下端定型后,即可将面条全体放入锅中。
直到将面条表面炸成金黄色即可夹出来,放在吸油纸上吸取多余油分即可。
淮安茶馓
【性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利大小便、润肠、温和中气
【营养身分】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属高热量、高油脂类食品。
【适宜人群】体型偏瘦人士,胖人不宜多食。
八宝茶馓
附:《山家清供》原文
寒具
晋桓玄喜陈字画,客有食寒具不濯手而执书帙者,偶污之。后不设。寒具,此必用油蜜者。《要术》并《食经》者,只曰“环饼”,世疑“馓子”也,或巧夕酥蜜食也。杜甫十月一日乃有“粔籹作人情”之句,《广记》则载于寒食事中。三者具可疑。及考朱氏注《楚辞》“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谓“以米面煎熬作之,寒具也。”以是知《楚辞》一句,自是三品:粔籹乃蜜面之干者,十月开炉,饼也;蜜饵乃蜜面少润者,七夕蜜食也;餦餭乃寒食寒具,无可疑者。闽人会姻名煎餔,以糯粉和面,油煎,沃以糖。食之不濯手,则能污物,且可留月余,宜禁烟用也。吾翁和靖师长西席《山中寒食》诗云:“方塘波静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有客初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径。”吾翁读天下书,和靖师长西席且服其和《琉璃堂图》事。信呼,此为寒食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