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馨
出品:酷威文化
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Spring Comes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④。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美妙的春季总是让人特殊贪睡,一夜酣梦,不知不觉间天已清晨。在迷蒙中醒来,听到窗外到处都是鸟儿的啁啾声。昨天夜里,风雨交加,一贯未停,不知道那些娇艳的花儿会被吹落多少。
赏析
在美妙的春天,天地万物刚刚清醒,鸟儿欢唱齐鸣。东风夜雨后,落花静默着把春的滋味尝遍。最自然的诗篇才最具有真情趣。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勾勒出春天里人们慵
孟浩然(689——740)
名浩,字浩然,号孟隐士,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世称“孟襄阳”,后隐居。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墨客,其诗多为五言,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Spring Comes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①发生②。
随风潜③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④,
花重锦官城⑤。
注释
①乃:就。
②发生:萌发生长。
③潜:暗暗地,悄悄地。
④红湿处:指带着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
春雨好似知晓时节已至,在万物萌生的春天降临。小雨伴随着东风在夜晚飘然而至,无声地滋润津润着万物。寂静春夜,无边无涯的野外小路,天空深邃阴暗,一片苍茫,只有停泊在江边的渔船上有温馨的灯火闪耀。可以想见,等天亮时,被春雨打湿的泥土上,一片一片殷红的花瓣把锦官城打扮得万紫千红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充分诠释了“春雨贵如油”这句谚语。墨客在全诗开头就赞颂这是一场好雨,是人们愿望已久的甘霖。既然是甘霖,就一定具有可人的元素。墨客先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的情态:悄然无声,温婉动人,又从视觉上描述了夜雨中一番不一样的情景,末了笔锋一转,通过通情达理的想象,呈现出一夜春雨后锦官城的样子,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杜甫(712——770)
字子美,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三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Spring Comes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①
应怜②屐齿③印苍苔,
小扣④柴扉⑤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不安于室来。
注释
①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不值,没得到机会。
②应怜:该当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预测。怜,怜惜。
③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地拍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园子的主人应该是担心我的木屐会踩坏他园中的青苔,以是,无论若何轻轻地敲那柴门,也久久没有人来开。门虽然没有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赤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头来了。
赏析
墨客看到一处院落里有盎然的春光,于是想进去游览一番,可惜,敲了许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在痛惜若失落中,一枝赤色杏花彷佛为了宽慰他失落落的心,从墙头探出来,让他感想熏染到春天的艳美。墨客用“关不住”和“出墙来”这两个词,将本就艳丽的春光又授予了人性化的色彩,将这一派春光描写得活灵巧现。游园的目的虽没有达到,却也不虚此行了。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南宋墨客。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措辞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敷,被收入《四库全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Spring Comes
惠崇《春江晚景》①(其一)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②满地芦芽③短,
正是河豚④欲上⑤时。
注释
①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②蒌蒿:一种成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萌芽时柔嫩喷鼻香脆,可以食用。
③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④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⑤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在郁郁葱葱的竹林表面成长着两三枝桃花。不远处,一群鸭子最先察觉到早春江水逐渐回暖,正在水中惬意地游来游去。江边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抽出了新苗,这个时节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时令。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而作的题画诗。墨客,根据画面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加入自己新的感悟和构思,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年夜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精于书法,为“宋四家”之一,亦善于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五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Spring Comes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①妆②成一树③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④。
不知细叶谁裁⑤出,
仲春东风似⑥剪刀。
注释
①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②妆:装饰、打扮。
③一树:满树。
④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⑤裁:裁剪。
⑥似:犹如、彷佛。
译文
东风中,高高的柳树长出了翠绿的新叶,像是用碧玉装扮过一样。千万根柳枝轻轻柔柔地垂下来,就像一条条轻轻飞舞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哦,原来是那仲春里温暖的东风,它就像一把机动的剪刀,把柳树翠绿的新叶裁剪得这么俊秀。
赏析
墨客把柳树想象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把垂垂下坠的柳枝想象成了美人身上随风舞动的绿色裙带。然后自问自答:这风雅嫩绿的柳叶到底出自谁的巧手呢?原来是仲春东风的精品。墨客巧用拟人手腕,将柳树和东风都授予生命的灵动,让人感想熏染到春天的无限美好。
贺知章(659——744)
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代墨客、书法家。少年时就以诗文有名,其写景、抒怀之作皆风格独特、清新洒脱,最著名的有《咏柳》《还乡偶书》。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Spring Comes
村落居①
清/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②放纸鸢③。
注释
①村落居:在村落庄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东风:东风。
③纸鸢:泛指鹞子,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鹞子。鸢,老鹰。
译文
在百草成长、黄莺翩翩飞舞的早春仲春,堤岸上的杨柳轻拂,河堤上的青草和池中的春水交相照映。春色暖阳下蒸腾着白色的水汽,水汽凝集,远了望去,就像薄薄的烟雾,那般令人沉醉。乡间的孩童早早就放学回家,他们忙着趁大好东风将鹞子放上蓝天。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乡间生活情趣的诗。早春仲春,杨柳青青,绿堤柔然。孩子们没有繁重的课业,早早跑到春日的阳光下,在东风里尽情嬉戏,放鹞子。整首诗作者没有一句对春天的热爱和赞颂,但却从生动的画面描述里充分表达了浓浓的喜好之情。
高鼎(生卒年不详)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墨客。高鼎生活在鸦片战役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业绩,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期。一样平常人提到他,多因他写的这首《村落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Spring Comes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胜日:景象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②寻芳:游春,踏青。
③泗水:河的名称,在今山东省。
译文
在一个景象晴好的日子到泗水之滨寻访春天的芳踪。大好春光无边无涯,天地之间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十分美妙的样子容貌,东风轻轻吹拂大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一派春天的欢欣景象。
赏析
诗的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短短七个字,既点明了游春的日子是“胜日”,又交代了泗水之滨漫游的主题“寻芳”,下面三句写的则是“寻芳”的所见所得。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写游春不雅观感的咏春诗,实际另有深意。春秋期间,孔子曾带领弟子在洙、泗之间讲学,成为一段杏坛佳话,而诗中的“泗水之滨”正是暗指孔门。作者想要寻访的不但是泗水之滨这个春景胜地,更是儒家精神和贤人之道。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世称“朱文公”。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诲家、墨客,儒学集大成者,被众人尊称为“朱子”。朱熹和二程(程颢、程颐)合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Spring Comes
早春呈①水部
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
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的街道。
③酥: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津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远远超过。
⑥皇都:长安城(唐朝都城)。
译文
丝丝缕缕的春雨飘荡在京城大道的上空,浓密的雨丝像奶油般细腻甜润。放眼望去,远处大地上青草连成一片,依稀可见,但若是到了近处,却似有若无,显得稀疏零落。这是长安城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远远赛过如烟绿柳装点下的春末。
赏析
自古以来,咏诵早春的诗作很多,这篇诗作真正摄住了春的精魂。这首小诗犹如一幅浓淡合适的水粉画。墨客用笔墨做笔,以对春的热爱与赞颂为色,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看似平淡却不平凡的画作。春景、春情、对春的眷念似淡却浓,若有若无,技法高超、情绪深厚。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师长西席”。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唐代精彩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九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Spring Comes
仲春二日
唐/白居易
仲春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①一时生。
轻衫细马②春年少,
十字津头③一字行。
注释
①菜甲:菜初生的叶芽。
②细马:骏马。
③津:渡口。
译文
早春时节,农历仲春初二,新春的雨刚刚停歇下来,天空放晴,大地上的小草和菜畦里蔬菜初生的叶芽一韶光都快速地成长起来,天地间一片盎然春意。一群身着轻薄衣衫的少年,手中牵着骏马,一字排开,垂垂行走在东风中的码头。
赏析
仲春二,龙举头。春雨停歇,天空放晴,大地上的青草菜芽都纷纭吐绿。在这一片大好春光中,轻衫少年牵着高头骏马,青春飞扬。白居易的这首诗作浅近易懂、朗朗上口,充满青春的喜悦,令民气生愉悦。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师长西席。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措辞夷易普通。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Spring Comes
三
寒食
唐/韩翃
春城①无处不飞花,
寒食②东风御柳③斜。
日暮汉宫④传烛炬⑤,
轻烟散入五侯⑥家。
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清明节前两天(一说前一天)的节日,这天禁火,只吃冷食,以是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⑤传烛炬: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因天子恩赐而得以燃烛。
⑥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侯,受到特殊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
暮春时节,都城长安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过皇家花园,长长的柳条在风中飞舞。夜幕降临时,宫里忙着送出御赐的烛火,袅袅炊烟散入了受天子恩宠的王侯贵胄家中。
赏析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有功不受禄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唐代制度规定,寒食节天下禁火三天,到了清明这天,天子会下谕旨,命令取榆柳之火赏赐给身边近臣。这项仪式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二是警觉臣子们念念不忘向介子推动修。
韩翃(生卒年不详)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墨客,“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赏识,当选拔为中书舍人。韩翃之诗笔法轻巧,写景新奇,在当时广为传诵。
(来源:长春市图书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