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位大墨客比较,本期这位墨客就算得上是十分幸福了。墨客名叫王绩,是初唐有名的大墨客。王绩不喜为官,三隐三仕,平日里以“野人”自居,生平没发过财,也没当上过大官,末了隐居山林而终。虽然潦倒穷困,落魄生平,王绩却是自命不凡。
当年年少的王绩曾写了首霸气的征婚诗,又叫唐诗版“征婚启迪”,全诗句句狂妄,却让墨客终极收成真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诗:
《山中叙志》
唐.王绩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
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
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诗的一、二句开篇就十分尴尬了,意思是:隐居山中的我,对外界一无所知,山里面我也是空空如也啊!
明明是征婚,但却将自己说的是一穷二白,墨客也算是十分坦率了。
虽然空空如也,但是墨客却乐个清闲,由于山中有俗世没有的东西。这里有鸟鸣月下,墨客能抱着琴,安定悄悄地抚上几首;这里有花喷鼻香四溢,有美酒飘喷鼻香。从这四句来看,墨客找工具也是十分有针对性的,在意物质的女子是看不上的,只有懂得诗酒花月之美的同道中人,才是墨客想共度生平之人。
五、六两句是墨客平生之志,人生匆匆不过百年,千年后功过还有谁来诉说,这正是墨客不理身外之物的缘故原由。七、八两句则是详解自己的择偶标准了,墨客连用两个典故,一个是三国绅士张奉,当年张奉之妻袁氏放着大小姐不作,与丈夫一起归隐山林;第二个是春秋时期的隐士老莱,楚王当时四处找他出仕,他却志不在此,于是带着妻子躲在江南,过着沉着的生活。
末了两句同样是用典,汉代梁鸿因写了首诗,得罪了汉章帝,于是和妻子孟光改名换姓逃在江南,梁鸿在米店打工。二人用饭的时候,孟光仍对丈夫敬佩不已,给他送饭时,托盘端得跟眉毛一样高,后来这段传奇也造诣了针言“举案齐眉”。
王绩连用了3个先贤的典故,将自己比作绅士,希望能招个懂自己的贤妻。虽然他空空如也,这样的哀求确实狂妄自大,但终极他却真的收成了真爱,可谓结局动听。王绩妻子的名字没有留下来,但是王绩平生所有诗中却有一半是写他和妻子的爱情。与其它大墨客写佳人不同,妻子是他诗中永久的主角。这首唐代版征婚诗,大家喜好吗。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