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新柳唐诗6首:花须柳眼各无赖,柳眼春相续

说是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但江南柳树抽芽韶光是在七九,北方则会更迟一点。
虽然贺知章说“谁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实际仲春的柳树蓁蓁如少女的密发,是青春可喜,但最好看的柳树却是正月新柳,由于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淡淡清新。

是谁最先发明了柳眼一词?后世许多人以为是李商隐,由于他的诗流传广泛,受众良多,“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倶有情。
”如此风情万种的早春之柳,那嫩嫩青芽犹如刚刚打开的眼睛。

实际李商隐不是用眼睛形容柳芽的第一人。

初春柳芽唐诗6首柳树新芽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柳眼哦

第一人大约是唐朝敏慧的闺阁女子,由于唐朝中原人种和其他地方显著不一样,面平而广,眼细而长。
尤其小孩子和少女的眼睛,狭长深邃,微微上挑,如春泥用小刀绽开的苗条口子,如春天最初萌芽而没有完备打开的细长的叶苞。
唐朝仕女的面部,每每拉长了这种柳芽型的眼睛,慵

第二是中唐才子元稹,他和白居易同事五年,两个人携手游春,专门发掘和体会长安的美景。
元稹又比白居易小,才思敏捷且逞丽句。
至少流传下来的诗,关于柳眼,他是第一人。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
“唐朝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

这是他们分别后在冬天里的来往诗信。
白居易听见窗外风雪,思念元稹,元稹安慰白居易说,大雪可喜啊,风吹了雪是不叫雪封住柳树的眼睛,然后风吹了雪,却让它附着在梅花上头,花雪同色。

那么唐朝每每以诗代信,力求大略却能承载更多的内容,仿佛电报。
这是一种笔墨的乐趣。
或者这首诗很随意马虎为当代人忽略,但是在当时,朋友的每个字,都会存心看,由于这是邮费昂贵的书信呀。

于是白雪里柳树青青的新苗如眼睛展现在白居易的心里。
只有他懂得元稹的巧思,你真会遐想和写,你脑袋里有这么多新鲜的比喻。
那么我也来首。

“雨来萌尽达,雷后蛰全苏。

柳眼黄丝缧,花房绛蜡珠。
”唐朝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选录

这是写早春万木清醒的美,雨后那些新芽都出来了,春雷一阵,万物复苏,那柳芽如眼睛在黄色的千万条柳丝上,那梅花千万朵赤色的花蕾含苞欲放啊!

你写雪中柳芽,我写壮丽的早春新柳。
对不住,你这“柳眼”太可爱,我直接千万种复制。
当然白居易还是知道元稹有版权的,他就用了这一次。

但元稹不一样啊,他喜好柳树,喜好这春天最早的犹如眼睛的柳芽。
他至少写了五首春柳都用了“柳眼”。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唐朝元稹《寄乐天》

春入枝条柳眼低,这是写风吹早春杨柳,那种柳芽眇小,随风摇荡的清新稚嫩美。
这柳眼低,仿佛一觉从冬天睡到春天,还朦胧在半梦境里,将要睁眼却又慵

唐朝诗有着崇高的地位,谁能将万物描摹得精确风情,谁的诗就广为流传。
更何况有白居易这个诗魔,动不动就将朋友的唱和诗结集出版,元稹的“柳眼”不出名也难。

李商隐比白居易元稹小一辈,但是李商隐是能读的书都读了。
他也创造了这个“柳眼”实在是清新婉丽呀。

“仲春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唐] 李商隐仲春二日

40多岁的李商隐去四川做节度使幕僚,仲春二日是巴蜀民间的踏青节。
此时正月仲春相交,巴山蜀水的杨柳刚刚日暖萌芽,当然此时正是梅花早春之花吐蕊芬芳时。
李商隐此时相对清闲,以一种沉静之心看待入眼入心的他乡春色。

他紧致用了元稹的“柳眼”,话说这白居易元稹和李商隐最共同的地方,都是有情人,有情人看有情诗,总是共鸣又翻新的。

那新新的柳芽犹如眼睛在早春的风里,还伴着梅花的花蕊,蜂蝶的飞舞,这春色摇荡,如何不恼人。
李商隐虽然丧妻,离乡万里,可是他还活着呀,这春色与他干系,又仿佛触及了贰心中的隐痛和惆怅。
那柳芽有多灵动春情,他就有多少似水华年流逝的悲哀。

李商隐的影响力自然比元稹和白居易还要广泛。
那春天最初的柳芽,就非“柳眼”莫属了。

“凤池冰泮岸莎匀,柳眼花心雪里新。

都是九重和暖地,东风先报禁园春。
”唐朝和凝《宫词百首》其一

这是一首早春的宫廷美诗,宫廷池水边的草坪草色新新,早春的雪里柳芽如眼,梅花黄蕊对照分明。
宫廷春色最早,都在柳树梅花上。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月牙似当年。
”南唐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更有李商隐情绪的那种深奥深厚连贯。
柳芽如眼,春来如续,只是春天不解人间事,他已经是落魄帝王,囚居北地,那新春的柳萌芽,炮竹声,天上月牙,无不是见告他,南唐已经成为过去式。
春天再也不是他的春天。

那么到了宋朝之后,柳眼不仅大量形容春天的新柳柳芽,更形容青春少艾女子的面貌,柳眼梅腮,柳眼桃花面。

柳眼可是早春的未展叶的杨柳芽哦,仿佛春天是随着它眼睛睁开而到来的。
你家附近的杨柳睁开眼睛没有?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