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晨读
[语音]
【作者简介】
刘长(zhǎng)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墨客。后搬家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整日制学校教材。
【原文】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外子放纸鸢。
【注释】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其余,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以是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昼夜分”“仲春之月”。
鸡子:鸡蛋。
川:河流。
外子:古代夫妻间的尊称。
纸鸢:鹞子。
【译文】
春分节气那天,白天和黑夜被均匀各分一半。桃花初开,虽然景象还有寒意,但是燕子却开始陆陆续续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分那天,可是竖鸡蛋的好时候,很随意马虎把鸡蛋立起来。放眼不雅观望,河岸边的平原上,早已有人在放鹞子了。
【赏析】
这首诗适可而止地点出了春分这一节气的特色:首句说的是春分的昼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独春分与秋分这两日,黑夜与日间两不相争,你一半我一半,平分了十二个时辰;次句说的是春分的物候,春分有三候,第一候便是“玄鸟至”,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探知春天的,第一个见告的工具便是燕子,于是燕子便从南方归来了;第三句说的是习俗,“春分到,蛋儿俏”,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春分竖蛋的传统,而且,保持了四千多年,如今漂洋过海传到国外,成了全天下的一种盛行时尚;末了一句,说的是户外活动,春分前后,和风鼓荡,用来放鹞子恰好,一者可知足小孩子的欲望,二者可通过放鹞子表达对未来的祈盼。
#古诗里的本日# #逐日读首诗# #逐日古诗词赏析# #今日古诗词分享# #逐日一诗推举# #逐日古诗词推举# #用诗词记录日常# #学习唐诗分享# #分享古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