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视节目《朗读者》成了文化圈一个热点征象。借助大众传播的媒介东风,除了一些私人信件,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也被人们重新创造和打量。比如老舍的经典散文,中英对照版的唐诗三百首,以及英国首位诺奖墨客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励志诗。借此契机,我们也对这些名篇,来一次深入理解之旅。
诗译英法唯一人
追求美的对等
中英对照版《唐诗三百首》不一样的视角
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中英对照版
96岁的许渊冲步履矫健地走进了《朗读者》的演播室。在董卿将他搀上台阶后,他闇练地从衣服中取出了自己的名片递给董卿。“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有不谦逊的成本。他求学西南联大,师从钱钟书,他所译的唐诗、宋词被诺贝尔文学奖评论为“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精彩文学翻译奖。而今,这位96岁的老人依然每天伏案翻译,在《莎士比亚全集》这座大山上奋力跋涉,并且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一百岁的时候一定要把《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完。
许渊冲翻译过《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小说,但他主攻的是诗的翻译——中翻英、英翻中、中翻法、法翻中,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全都不在话下。更惊人的是,他的翻译是哀求押韵的,对音节也有哀求,乃至对修辞手腕都要进行对等的翻译,一首工致的唐诗翻成英文,仍旧是一首标准的英文韵体诗。许渊冲翻译讲究“再创”,以“再创”追求美的艺术境界,追求中外文双方在美感上的对等。朱光潜曾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统统艺术的成熟境界。许渊冲认为翻译也是这样:“不逾矩”求的是真,“从心所欲”求的是美,合起来便是“在不违反求真的条件下只管即便求美”。在诗歌翻译的文学天下里,他的第一追求不是词精确,而是意无穷。
除了在央视演播室朗读他翻译的林徽因的新诗,许渊冲翻译过大量的古典诗词。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落。许渊冲指出,在这首诗中,“清明时节”不是指景象,而是吊唁亡人的节日,以是不能按字面对等翻成“the Pure Brightness Day”,而要翻成“the Mourning Day”;“雨纷纭”如果光译为“it drizzles thick”传达不出原文的意境,把雨水比作眼泪则能表示哀悼之情,以是译为“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路上行人”不是指一样平常的过路人,而是特指上坟吊唁去世者的亲友,以是翻译为“mourner”;“销魂”译成“伤心”略轻,译成“心碎”略重,但许老认为这里“过之”胜于“不及”,以是整句译为“a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酒家”不能直接译为“public house”,由于英国的酒家太热闹,而翻译为“wineshop”又可能指卖酒而不饮酒的酒店,以是须要补充为“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杏花村落”是酒店的名字,不能直译为“村落”,以是处理为“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一片杏花中的小屋)。他在央视演播室,将“床前明月光”翻译成pool of light,将“低头思故乡”翻译成“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将月光如水皎洁、流溢之感,与乡愁交互感化的觉得表现无遗。中文版的“唐诗三百首”,我们都比较熟习了。读一读许渊冲翻译的英文版唐诗,会让我们对唐诗有不一样的感想熏染,换一种视角看自己。
用词极简
用情极深
老舍散文《宗月大师》显大师手笔
濮存昕诵读《宗月大师》
身着长袍,鬓须灰白。濮存昕站在舞台中心,作为第一位高朋翻开了《朗读者》扉页。他站在聚光灯下,朗读的是老舍师长西席著名的散文《宗月大师》。对老舍来说,宗月大师正是帮他扔掉无知的拐杖,治疗文盲疾患的年夜夫。父亲早逝,家贫至极的老舍九岁时还只字不识。宗月大师不由分辨地将他送入了学堂,带给了老舍新的生命。在《宗月大师》一文中,老舍冲淡平和地速写了宗月大师的生平。“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样是洪亮的。”
宗月大师是谁?老舍在《宗月大师》里没详细透露,但老舍的儿子舒乙在《老舍与宗月大师》中记述,宗月大师姓刘,字寿绵,系清皇室内务府的人,不但世代书喷鼻香,而且代代做官。他的父辈当过粤海道道台,那是最肥的官差。刘家在当时称得上是北京的世家王谢。他父亲哥儿仨,只留下他独苗一根,他便继续了三家的财产。他的住宅位于西直门大街东段,后花园极大极美。听说,如果把他家的房屋排列起来,可以霸占半条西直门大街。老舍在他的文章中,写宗月大师为了慈善救援,千金散尽,一如既往的大爱肚量胸襟,用词极简,用情极深。
老舍生平著述甚丰,在小说、散文、戏剧等浩瀚文学门类中都有很高的建树。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老舍是阅读艺术领域最广、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最多的作家之一。仅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即有《我这一辈子》《龙须沟》《方珍珠》《骆驼祥子》《茶馆》《月牙儿》《离婚》《鼓书艺人》,等等。与名气和传播度很高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比较,老舍的散文作品,也并不逊色。1930年代,老舍到济南担当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文学教授。在此期间,老舍写了一系列散文,个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济南的系列散文,比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日》等等,后来被编进了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了散文写作的范文。1934年4月上海时期图书公司出版了《老舍诙谐诗文集》,收文35篇,是老舍师长西席最早的一部诙谐散文集。上个世纪80年代,喷鼻香港的三联书店乐意重版《老舍诙谐诗文集》,舒济女士对原书稍做增删,收文变为40篇,并请漫画大师方成绘制了多幅插图,此书1982年出版后,几年间重版6次。
诺奖墨客拉迪亚德《如果》
也是迈克尔·杰克逊墓志铭
诺奖墨客拉迪亚德
“我乐意是激流/山里的小河/在波折的路上、岩石上经由……/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乐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年夜胆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配音演员乔臻和他的爱人唐国妹朗读的篇目是裴多菲诗作《我愿是激流》。匈牙利墨客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在我国已家喻户晓。这首《我愿是激流》同样随处颂扬。由于鲁迅师长西席从前先容,裴多菲已是我国读者最熟习和最爱戴的外国墨客之一。他的诗与民族传统、公民生活密切结合,与公民的斗争和命运融为一体。深厚的民族性与强烈的时期精神是他诗歌的两大特点。
冲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郭小平,朗读的篇目是拉迪亚德·吉卜林的短诗《如果》。“如果周围的人毫无理性地向你发难,你仍能沉着自若保持镇静/如果众人对你心存猜忌,你仍能自傲如常并认为他们的猜忌情有可原/如果你肯耐心等待不急不躁,或遭人诋毁却不以牙还牙,或遭人痛恨却不以恶报恶/既不虚张声势,亦不气盛趾高;如果你有梦想,而又不为梦主宰/如果你有神思,而又不走火入魔/如果你坦然面对胜利和灾害,对虚渺的胜负荣辱肚量胸襟旷荡……如果你能惜时如金利用每一分钟不可追回的光阴/那么,你的修为就会如天地般博大,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下,更主要的是:孩子,你成为了真正顶天立地之人!
拉迪亚德·吉卜林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墨客,于1907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英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这首《如果》是拉迪亚德·吉卜林写给儿子的励志诗。曾被译成多国措辞作为学习的教材,许多人特殊是青少年常以此勉励自己,引发提高的动力。这首诗也是盛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墓志铭。
华西都邑报-封面新闻张杰 演习生侯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