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词中, 以“ 烧喷鼻香” 为主题的作品很多,明代周嘉胄《喷鼻香乘》“喷鼻香诗汇”收录了多首名家咏喷鼻香之作,文人在诗词中描写调喷鼻香制喷鼻香、焚喷鼻香消闲,以及焚喷鼻香的履历与感悟。

为了记诵喷鼻香方,文人还把喷鼻香方编成像诗的歌诀。
在《全宋诗》中有一首丁谓《清真喷鼻香歌》,便是一首喷鼻香方的歌诀:

四两玄参三两松,麝喷鼻香半分蜜和同。

丸如弹子金炉爇,还似花心喷晓风。

炉烟静自芬前人的喷鼻香诗与喷鼻香事

前两句解释喷鼻香方利用的材料与配比,玄参四两为君喷鼻香,甘松喷鼻香二两为臣喷鼻香,半两麝喷鼻香与蜜分别为佐喷鼻香、使喷鼻香。
后两句描写喷鼻香的形制与气味,“还似花心喷晓风”可知此喷鼻香是花喷鼻香味的合喷鼻香。

这首清真喷鼻香在《喷鼻香乘》中记作“丁晋公清真喷鼻香”,喷鼻香方末了说减去三两玄参,用一两玄参、二两甘松,与麝喷鼻香配伍制作的喷鼻香叫作“清室喷鼻香”。

清真喷鼻香所用喷鼻香料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履历方》记载治患劳人烧喷鼻香法,便是将玄参、甘松配伍制作成蜜丸点火:

用玄参一斤,甘松六两,为末,炼蜜一斤和匀,入瓷瓶内封闭,地中埋窨旬日取出。
更用灰末六两,更炼蜜六两,和令匀,入瓶内封,更窨五日取出。
烧令其鼻中常闻其喷鼻香,疾自愈。

在《喷鼻香乘》中还有很多歌诀喷鼻香方,像兰花喷鼻香味的“胜兰喷鼻香”,梅花喷鼻香味的“梅蕊喷鼻香”,赏烟的“华盖喷鼻香”,这些歌诀喷鼻香方便于记诵传播,是古人常常合制、点火的熏喷鼻香。

焚喷鼻香对古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须要得当的环境,不同喷鼻香品不同焚爇办法,杨万里《烧喷鼻香》一诗完全真切的阐述了宋人焚喷鼻香,从利用的喷鼻香炉、焚喷鼻香的火候到品喷鼻香的环境都有描写: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青瓷鼎形喷鼻香炉,银质叶状的隔火片,稳定的炭火,加上无风的房间,便是宋代文人焚喷鼻香所需条件,陈敬《陈氏喷鼻香谱》“焚喷鼻香”条载:

焚喷鼻香必于深房曲室,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形,以之衬喷鼻香。
喷鼻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燥气。

古人认为焚喷鼻香的最佳空间便是“深房曲室”,陆游《小室》:“小室仅容膝,焚喷鼻香不雅观昨非”。
“深房曲室”式的空间不仅可使喷鼻香气留喷鼻香持久,还可以营造出一个安谧、安谧的氛围。

银叶、云母 , 乃是焚喷鼻香时隔火的工具,焚喷鼻香时将它置于喷鼻香与炭之间,使喷鼻香料受热不至于太猛,产生焦燥的烟气。
杨万里《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喷鼻香,其三》诗中将隔火片—“银叶”的用场阐明得很明白: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

要输不尽喷鼻香,急唤薄银叶。

伺候杨万里的小书童,将木犀喷鼻香直接放置于炭火之上,过于酷烈的火势对喷鼻香气危害很大,杨万里赶忙让书童去取隔火的银叶。

冬天,古人常选择于“纸阁”中焚喷鼻香,周紫芝《纸阁初成》:“小阁春温借隙光,风帘不挂最宜喷鼻香”。
纸阁,是在厅堂中用纸屏搭建取暖和的小室,纸阁的纸壁与纸顶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这样的空间中焚喷鼻香,能让喷鼻香味留贮得更加长久,释元肇《火阁》:“省炭功虽小,烧喷鼻香味较长”。

明人在家中构建喷鼻香室时,就常用厚白绵纸糊墙收引喷鼻香味,达到留喷鼻香持久的目的,明代宋诩《竹屿山房杂部》“焚喷鼻香法”条载:

创小规模室阁,设低几焚之,则烟穗上升,遍化室壁间。
不涂粉垩,糊覆以白厚绵纸,收引喷鼻香味,不得终结。

隆冬雪日,于小室之中,焚喷鼻香煮茶、坐卧清谈,伴著暗香聆听风雪,亦富自然韵致。
明人顾清《冬夜四清次孚若韵·焚喷鼻香》诗曰:

小阁垂帘夜不寒,萦空一缕碧团团。

芳菲似与梅风细,缥缈应怜鹤梦单。

名重水沈催试取,火微云母自添看。

明朝满眼金炉畔,朝退还携两袖宽。

此诗描写作者寒夜小室隔火煎沉喷鼻香的情景,上好的沉喷鼻香气味清润,韵味绵长,只需点火一小片,就能芬芳满室,历代为王公贵族与文人雅士所追捧。

熏焚沉喷鼻香的方法很多,可将沉喷鼻香研末,作喷鼻香篆点火;还可将沉喷鼻香切成小块,以埋炭法直接点火,这两种焚喷鼻香办法适宜宽敞的空间。
深房曲室最宜“隔火煎喷鼻香”,晚明学者屈大均尤为推崇隔火煎喷鼻香,有“喷鼻香之美者,宜煎不宜爇”的不雅观点,并作有《煎喷鼻香》一诗:

东官黄熟种成田,喷鼻香气多宜玉片煎。

一缕氤氲凝几席,炉中微出总非烟。

隔火煎沉喷鼻香,取喷鼻香不取烟,在沉喷鼻香与喷鼻香炭之间放置控温的隔火片,这样焚喷鼻香,喷鼻香味舒漫、清润绵长,一小片喷鼻香就足以氤氲弥日。

沉喷鼻香辛凉甘甜、清越高雅,能使人神悦心清。
古人病中很重视焚喷鼻香静心,《凤皇台怪和歌四首,其四》:“卧病匡床喷鼻香屡添,夜深犹有一丝烟”。

古代医家认为“气血闻喷鼻香则行,闻臭则逆”,芬芳之气能通畅血气、醒脾益气、调息凝神,对养病大有好处。
在古人的生活中,“喷鼻香”就像是调理感情的良药,能肃清郁结不畅的感情,让民气生喜悦,屈大均《兰花喷鼻香》诗言:“臭味氤氲合,清和郁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