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大致有九项内容,按照顺序依次为:

1、指路:亲人离世,须要有家族父老为逝者举行干系指路仪式。
这个过程中,紧张是为逝者亡灵指路,也便是逝者亡灵去世后去的方向。
举行该项活动,让逝者灵魂去这个地方享受荣华富贵。

2、丧服:逝者常日都穿白布衫、蓝裤下葬
白色象征纯洁,蓝色是汉族服色。
子女亲手给逝者沐浴换衣。
逝者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都要点火掉,一样平常不能遗留。
但也会留几件遗物作为随葬品置于骨灰盒内。

3、停灵:在民间停灵韶光,一样平常不要超过3天,也有5天、7天9天,都是奇数。
古代帝王一样平常停灵9天,王侯将相5至7天,普通百姓3天,百岁老人也不超过7天。
停灵期间儿女及孙子女要24小时守灵。
然后在殡仪馆或者庭院举行伤悼会及告别仪式。

丧葬出殡习俗知若干

4、出殡:以前出殡时,支属要披麻戴孝,灵车上尸首脚朝前。
现在出殡已经简化。
火化后,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骨灰盒,出殡时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去世牲:过去习俗,要去世牲祭献,大至猪牛,小至鸡。
逝者如年纪较髙,供品被视为福物,分赠支属。
祭献的肉类,多留给帮忙送灵下葬的亲友出殡后食用。

6、合葬:夫妻合葬的讲究,是男在左,女在右。
若与小辈合葬一起,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
夫妻合葬,先逝一方先去下葬,等另一方下葬时,须要将去世者骨灰盒请出,再行祭拜后下葬。
如果墓上立碑,先逝者与存世者名字都要提前刻上,不过颜色不一样。
待后者下葬后改为一个颜色。

7、朝向:以前去世者尸首都是土葬,姑息入土为安。
朝向是南北竖向,现在骨灰盒是面南背北。

8、点火:传统习俗,是点火牛马、元宝、黄纸、喷鼻香箸、纸质生活用品等,燃放炮竹。
现在提倡鲜花祭拜。

9、服丧:古时的守孝习俗,大都为三年。
现在更变为祭七(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七七)。
逢七须要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和周年。
服丧期间,要穿素服,食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