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师长西席,中国当代汉语奠基人之一,曾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为例,"斜"到底是读xie 还是xia ?这首诗押韵的韵脚是"发·花",读xia 才符合押韵的规律。
这类用当代汉语读并不押韵的情形,在很多古典诗歌作品里都有。
王力师长西席认为,如果读古音,就该当整首诗读古音,而不但是韵脚读古音,那就太繁芜了,也没有必要。
就算读了别人也不一定能听懂诗的意思了。
以是王力师长西席是更方向于按当代汉语读音来读,但是要知道古人作诗并非是不押韵的,而是今人读音发生了改变。

当代小学教材中已经注音为"远上寒山石径斜"(xie) ,也有很多辅导材料注明,为押韵可读xia。
在商务印书馆出品的最新版app【古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第12版)中,"斜"已经只有一个读音xie ,连"古音读"或"旧读"的标注都没有了。

古诗词读音按当代汉语读音肯定是可以的,精确的。
当代汉语语音规范以最新版【新华字典】和【当代汉语词典】为准。
为了押韵,经由考证,也可读古音。
也不算错。
而多音字在古诗词中的读音,须要根据意思仔细考证。

这次读音考证依据的皆为商务印书馆最新版【新华字典】【当代汉语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的付费电子版,以及我手中的一本商务印书馆1992年印刷1979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为语音演化过程的一个见证。

古诗词读音你读对了吗琵琶行读音小考

这本字典是我大学的古汉语老师推举,这位老师是王力师长西席的学生。
很惭愧我忘却了老师的名字,但我清晰地记得他是一个风姿翩翩的老头,有些灰白的长发,讲课声音不高。
教室上第一排每每没人坐,他不站在讲台,而是倚靠在第一排课桌前为我们讲课。
很多女同学是为他而来。
他在教室上常提起王力师长西席。
也曾让一位广东来的同学用粤语朗读古诗词,探求古代韵脚。

有了如上铺垫,斗胆以【琵琶行】为例,就诗中几个易错读音,考试测验剖析解释。

琵琶行

唐 ·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附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在最新版新华字典和古汉语词典中只有si一声,一个音。
我影象中当年教材中是读第四声的。
在1979 版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找到了第四声的表明。
当心情,思绪讲时,读四声。
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海天愁思正茫茫"。
或句首,句中,句末语气词,读四声。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印象中当年老师讲解时,在这里是句末语气词,并无实际意思。
但以最新版语音规范,读一声si为佳。
几位艺术家孙道临、方明演绎的版本中也均为一声si。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裳,有两个音。
碰着多音字,须要讲求详细含义来定读音。
chang 二声,古人穿的下衣,男女都穿,类似裙,与本日的裙又不同。
衣,单指上衣。
在古汉语中涌现衣裳,根据意思,指上衣和下衣。
霓裳,指霓虹一样平常的下衣。
这是古代的曲子霓裳羽衣曲的简称。
霓裳与羽衣相对,意思是霓虹色的下衣与羽毛体例的上衣,这里应读chang 二声。
还有一个音Shang轻声,统指衣服。
在古诗词中也有单独涌现裳读Shang轻声的。
如清袁枚,汝掎裳悲痛。
这里就读轻声,指牵着衣裳大哭。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密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又是多音字,可读一声可读四声,这里该当读一声。
间关,指车轮滚动摩擦或鸟叫声,也比喻文句艰涩或道路波折难行,是古汉语中常用词,在诗经,后汉书,唐宋诗文中都有涌现。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骑,新版新华字典只有一个音qi 二声。
但在我上学时,如果哪位同学读,"一骑尘凡妃子笑"读成qi 会被哄堂嘲笑的。
当代汉语坐骑是读qi 二声的,但标注了旧读ji 四声。
商务印书馆最新版古汉语词典依然还是标注了两个音,ji 四声,名词,指战马,骑兵,或一人一马。
qi 二声,动词,指跨坐这个动作。
以是"千里走单骑",现在的遐想拼音输入法要打qi 才能出来,但按古汉语词典解读,此处指只有一个人一匹马,而不是跨坐这个动作,应读ji四声。
铁骑,指武装了铠甲的骑兵,按最新版古汉语词典应读ji 四声。
但按最新版【新华字典】读qi 也不算错。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舫,装饰俏丽的游船,泛指船。
只有一个读音,fang三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裳,这里再次涌现,依然是与"衣"相对应,应读chang二声。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虾,在【新华字典】和【古汉语词典】中都标注了ha二声这个音,专指同蛤。
"虾蟆"同"蛤蟆"。
这里不应读xia。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

坊,有两个读音,fang一声和二声。
最新版【古汉语词典】一声可用于街巷名,牌坊,工场,店铺,古代官署名等。
二声同"防",戒备,堤防等。
但是在最新版【新华字典】中,二声意思为作坊,小手工业事情场所,如染坊,磨坊等。
那就要看"教坊"的详细含义了,如果是教诲的事情场所,按当代汉语字意,该当可以读二声。
如果"教坊"是古代管理音乐的官署,就该当读一声。
经考证,唐高祖设教坊于禁内,掌教习音乐,原属太常寺。
太常寺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一贯到明朝还有教坊司。
可见,这里该当读一声。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

红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东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姨妈去世,

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贩子妇。

贩子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嗟叹,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每每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落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匆匆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更多措辞艺术磋商可点击:

浅谈丁建华舞台朗诵中的饱满

姚锡娟老师的“门槛”,门里门外的选择都源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达式常朗诵艺术赏析——演出还是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