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与唐伯虎同为江苏苏州人,并且两人同岁,在十四岁这一年,唐伯虎就认识了文征明,并且深得文征明之父文林的赏识,只是不不久往后文林却武断反对两人的交往。

文征明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文征明与唐伯虎一同前往应天(今南京)参加乡试,同年乡试放榜,唐伯虎高中解元,文征明却再次落榜,并且,这只是文征明将近九十年人生中落榜生涯的初始。

文林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儿子文征明,个中有一句:“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
吾儿异日远到,非所及也。

唐伯虎曾给文征明写了一封绝交信多年往后自己却悔欠妥初

不知该说是一语成谶还是高瞻远瞩,文父早早地预测了唐伯虎接下来的经历,以及两大家生造诣的终点。

文征明《浒溪草堂》

作为一个七岁还走不好路,九岁才刚能说话的孩子,晚慧的文征明,在人生的征途上迈的都是小步。
唐伯虎不同,他资质聪颖,乃至是恃才傲物,在参加科考期间,因与好友张灵宿妓饮酒,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
由于当时的苏州知府曹凤以为人才实难终弃,为唐伯虎求情,这才让唐伯虎逃过一劫。

之后回过分再看,这大概正是给唐伯虎科考道路上坎坷的警示,也可以说是预演。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与好友徐经一同入京参加会试,却莫名其妙卷入了科考舞弊案。
明明清明净白却惨遭牵连,这一次的科考舞弊案,彻底断送了唐伯虎光明的仕途。

骄傲的唐伯虎在短短几年内,遭遇双亲离世,妻子离异,兄弟分家的多重打击,彻底开始了放浪形骸的生活。

文征明《湖光披素练诗卷》

有多少钱就花多少,没钱了就去卖字,卖字接不上了就去借,饮酒宿妓唐伯虎一样也没落下,终日纵情声色。
唐伯虎还曾向文征明借钱,但是遭到了文征明的谢绝,并且文征明效法嵇康,给唐伯虎写下了一封“劝诫书”。
唐伯虎看到往后怒发冲冠,他回赠文征明的,是一封绝交书。

“寅顿首徵明足下。
……寅束发从事,二十年矣。
不能翦饰,用触尊怒,然牛顺羊逆,愿勿相异也。
谨覆。

唐伯虎《落花诗册》

翻译一下大才子唐伯虎的核心不雅观点:牛羊尚且有脾气,何况是我唐寅唐伯虎。

多年往后,在滚滚尘凡中阅尽世事,看破了繁华一梦的唐伯虎,回忆当日好友恳切的劝诫,悔不当初,又给文征明写下了一封“悔过书”。

“昔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寅长徵明十阅月,愿例孔子,以徵明为师,非词伏也,盖心伏也。

这时的唐伯虎,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傲气,将文征明与孔子同列,拜文征明为师。
这时的两人只能彼此的友情道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